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查看: 11124|回复: 59
go

伤感粤语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1#
发表于 2012-5-18 10:1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5-20 10:40 编辑

          最近,广州人,香港人,一切讲粤语的人好像怀着一种危机感。他们感受到一种来自上头的对粤语的打压和排挤。于是发生了一些游行抗议活动。他们把保卫广东话当作了一种神圣的使命。但俺认为,这些抗议行动是对普通话推广的变相抵制。是不明智的。俺知道,说出这句话可能点燃起同学们愤怒的火焰。
         在这熊熊烈火面前,我先郑重宣告,我是地道的广东人。俺姓陈,祖籍广东顺德陈村,有道"广东陈,天下李”。俺爷爷以前告诉我,咱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是正宗陈村种。俺甚至像德国人因为自己的纯日耳曼血统而充满优越感一样,也为自己的纯广东血统而骄傲。俺说话喜欢用“俺,咱们”是因为俺试图建立自己的语言风格。我热爱乡土文化。但本着理性主义的精神,俺企图远离感情用事的冲动,尝试不要不加思考就加入抗议的游行队伍中去。
          现在,俺想在这谈谈俺的一些思考。
         咱们先从世界文明史谈起,文化的消失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一切在历史中产生的就必定在历史中消失。有生命力的文化将融汇到其他优秀文化中脱胎换骨、形成新的文化.而腐朽的文化必定消亡。这是历史规律。曾经比中国文化更灿烂更古老的世界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就是如此,他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烟消云散了。中国文明将来也会如此。这是毫无疑义的。大国文明尚且如此,那就不要说小小的地方方言了。
         据说到本世纪结束的时候,人类目前使用的口语将会减少一半。这是法国里昂第二大学语言学家,美洲印地安人专家 克来特·格里尼奥·罗德女士得出的结论。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人类目前使用的六千种口语只会剩下三千种。在澳大利亚和美洲大陆,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口语会消失。
        罗德女士说, 在白人抵达美洲之前,在今天美国的土地上,流行着三百多种语言。到1992年时,至少一个人以上使用的口语,还有一百七十五种。但到本世纪末时,估计只会剩下五种。在美国印第安人中间普遍使用的   的前景也不肯定,越来越少的孩子去学习它。为什么方言消失地越来越快,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促使大量土著居民向城市移动。他们最后在城市中迷失。再也无法使他们的传统和家庭生活方式延续下去。而在美洲印地安人世界,父辈深信讲印地安语是找到工作的障碍。这种压力同样来自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在民族国家,使用单一语言是有好处的。随着文明和人口在各地域的集中,一些方言在消失,另一些方言则在迅速发生变化。对我们来说,方言是无价之宝,但它的变化却是历史的趋势,政府不能过度保护某种方言
         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压路机在不断地辗碎着地方文化。拿广东来说,现在的新生代已经不会再去欣赏粤剧潮剧。也没有有谁会去吟唱富于乡土风情的咸水歌,客家山歌。而方言也正在遭遇着同样的命运。今天多数农村的新生代都不再讲他们的家乡方言了。那些说客家话,台山话,潮州话的人越来越少。随着老一辈人离去,这些方言也就渐渐消失了。客家话,台山话,潮州话既然都如此。那同是地方方言的粤语能例外吗?同样的结局发生只是时间问题。一百年?两百年?我们不得而知。

          俺无限热爱咱们的母语广东话,它曾绽放过许多艺术奇葩,比如说陈梦吉、伦文叙的鬼才神童故事以及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艺术都曾经用粤语为咱们的世俗生活添加了许多幽默和欢乐。但今天还有多少年轻人记得伦文叙、陈梦吉呢?周星驰的无厘头艺术也随着香港电影的退潮而江郎才尽了。
        记得有一年看央视春晚,我在广告时段转台到广东电视台。啊呀,俺看见的广东春晚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曲艺演员在那拙劣的、毫无新意的节目里丑态百出。
           由此俺在思考,咱们的地方语言已经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日渐边缘化。边缘化的语言再不可能有营养力去哺育新的文化艺术之花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了。当咱们用粤语去思考时。我们的想象力就萎缩,苍白无力。因为少人运用这种方言就造成它的社会文化资源匮乏,从而导致我们的创造力枯竭。广东电视台春晚的拙劣节目就是最好的例子。
         
         语言的功能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作交流与沟通。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运动的发展,使大量不同方言的移民涌向城市。这时候,地方方言无疑是一种障碍。它妨碍了咱们的沟通与融合。试想,如果咱们移民到美国,我们已经费尽力气去掌握标准英语。之后,才发现那里也有这样那样的方言障碍,我们还得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加州方言,德州方言。你会不会诅咒去TMD美国鬼子? 正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历史文化包袱,他们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而遥遥领先。所以说, 一个国家的方言越少就代表着其国家凝聚力越大,沟通交流越方便越快捷,国家的发展平台就越广越好越融洽。因此,地方方言的衰落和普通话的推广是符合历史趋势的。
            秦始皇因焚书坑儒的暴行留下千古骂名。但几乎没有历史学家会否定他统一文字,统一衡度量制度的伟大历史功绩。这可是开拓汉族文化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统一方言与统一文字有着同样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统一方言,推广普通话对中华文化复兴是意义深重的。
   
      在我看来。一切逆潮流而动的行为都是反动的。即使这种行为是出自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真挚感情。俺这里说的反动不是要上纲上线,而是想阐明行为因为反动就注定要失败的逻辑。我知道广州同学要拍砖的。但拍砖也是如此,事实就是事实,尽管我们的感情不可以接受。但咱们应该明白,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甚至时时以痛苦的形式表现的
          列宁曾说过,农民是反动的。看到这句出自工农革命领袖的话,让我们口呆目瞪,因为有悖我们长期的观念——农民是同盟军是革命力量。但我们后来明白农民以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去抗拒工业文明。这些行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同样,如果我说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也是反动的。会引来许多朴素的民族主义者来拍砖,但事实如此,义和团野蛮地践踏国际惯例。用血腥屠杀来抵制外来文化,扶助封建皇朝抗拒现代文明。这个运动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如此类推,一切抗拒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的行为都是反动的,普通话的普及是城市化运动的一部分。
所以抵制普及普通话的行为也就是反动的。而一切反动的企图都是注定失败的。俄国的农民失败是以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而体现的。继义和团爱国的运动失败接踵而来的是封建皇朝的土崩瓦解,这反而使中国人摆脱封建枷锁的羁绊、踉跄地走向了新世纪。  中国城市化运动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那是资本与生产力的强大意志在运行。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它将冲击多元文化,为人类提炼超越国界、反映共同智慧与追求的地球文化创造着现实条件。一个地方的方言消失代表着这个地方的进步。我相信,。随着城市化运动的完成。经济全球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广东话就只以一种瑰丽的文化遗产存在于图书馆中了。
          粤语的日渐式微让我们未免有些伤感,但为了文明的进步,我们愿意承受这种伤感。我们还明白。不同文明除了相互碰撞外还相互融合。祝愿咱们的粤文化在与先进文明的融合中凤凰磐涅,蜕变化蝶,获得新生。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60#
发表于 2012-5-25 21:19 |只看该作者
橡草 发表于 2012-5-25 19:18
國父孫中山,讓你定性為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渣!還是頭一次听到,失覺晒!

好多野都是第一次听就大吃一惊啦。以前大家咪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后来大家都大吃一惊啦。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59#
发表于 2012-5-25 21:17 |只看该作者
橡草 发表于 2012-5-25 19:12
這種言論,如果在星加坡,不是,在任何一個國家。只有棟企入,打橫出!

从来都未听过新加坡佬打得。好似一个女星杨紫琼抽得下。无谓讲打啦,一个导弹就玩完啦,晒气!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39 小时 
威望
8278  
金钱
6002  
最后登录
2020-6-27 
阅读权限
帖子
4956 
精华
积分
8278 
UID
12 
58#
发表于 2012-5-25 19:18 |只看该作者
经历 发表于 2012-5-21 16:53
回复 鄧允根 的帖子

新加坡对中国好?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的华人占人口的比例最高的。但他们 ...

國父孫中山,讓你定性為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渣!還是頭一次听到,失覺晒!
生命在于运动!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39 小时 
威望
8278  
金钱
6002  
最后登录
2020-6-27 
阅读权限
帖子
4956 
精华
积分
8278 
UID
12 
57#
发表于 2012-5-25 19:12 |只看该作者
经历 发表于 2012-5-21 07:45
同学,讲新加坡有什么意义?它规模小得简直不算一个国家,连咱们一个二线城市甚至大城市的一个区都不如。 ...

這種言論,如果在星加坡,不是,在任何一個國家。只有棟企入,打橫出!
生命在于运动!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791 小时 
威望
2431  
金钱
1924  
最后登录
2013-6-24 
阅读权限
帖子
1523 
精华
积分
2431 
UID
16 
56#
发表于 2012-5-23 15:34 |只看该作者
语言学水好深,短时间搞不通的,就算已经在研究的人也是各有各说法,我所听到的当然不只是大学生的论文,在此发贴开一讨论窗口,等有料的人SHOW 下,学习学习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29 小时 
威望
5451  
金钱
5697  
最后登录
2015-9-11 
阅读权限
帖子
3563 
精华
积分
5451 
UID
4299 
55#
发表于 2012-5-23 14:21 |只看该作者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生的论文是千奇百怪、五颜六色,不太适合用来做根据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当然是承载中国文化的最合适载体。这样说,谁也不会有意见。可惜,我在某处看到的原话是:汉字在传承文化方面比英文要好。那么,如何用汉字既忠实单词原义,又能反映句子意思地表达It rains cats and dogs呢?又如何用中国的文化去理解英语以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去形容一个人贫穷呢?还有,你又有什么办法让鬼佬接受Have you had lunch?只是一句寒暄的话呢?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791 小时 
威望
2431  
金钱
1924  
最后登录
2013-6-24 
阅读权限
帖子
1523 
精华
积分
2431 
UID
16 
54#
发表于 2012-5-23 00: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ei 于 2012-5-23 00:08 编辑

转贴供参考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西文字文化传承功能之比较研究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文字文化 文化传承 中西文字
分类号: H02-05  H021
形 态: 共 43 页 约 28,165 个字 约 1.347 M内容
阅 读: 获取全文
内容摘要
文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且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化史上有着无可质疑的地位和意义。

而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其独特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及传播媒介。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汉字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汉字的认识也逐步发生了的改变,由最初的崇拜、否定到现在的多维反思,汉字研究已被推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领域,汉字的认识也得到了全新的审视和评价。

本文在参考前人时贤观点的基础上,从文字的文化传承功能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与西方拼音文字进行细致的比较和讨论,肯定汉字在文化传承功能上具有其独特性,从而进一步指明汉字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能也不必为拼音文字所取代,汉字应得到世界的认可和保护。

对此,全文以英语作为西方拼音文字的代表,分为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主要对从19世纪中期到二十一世纪这一百多年间,学术界对中西文字进行比较争论的诸多观点作以综述。

重点介绍了学术界一百年来对汉字的三种主要不同的观点和评价,即:

一、“汉字劣于拼音文字”论;二、“汉字优于拼音文字”论;三、“中西文字无优劣之分”论。

通过这一部分较为详细地阐明了学术界对汉字认识的发展和动态。

第二部分主要从中西文字传承文化的方式及途径着手,对中西文字的文化传承功能作细致地比较。

本章将文字传承文化的方式和途径分为三种:

一、文字通过记载内容传承文化;二、文字通过文字传播传承文化;三、文字借助形体结构本身创造并传承文化。

其中前两种为中西文字传承文化方式的共同点,第三种则为汉字独有的文化传承方式。

本章首先对中西文字两种共同文化传承的方式进行比较,同中有异,指明汉字和拼音文字虽有共同的文化传承途径,但是汉字在某些方面则更有优越性,同时表明了汉字不仅不影响而且能很好地进行中华文化传承的观点。

然后再详细阐述汉字所独有的文化传承方式,指明汉字在此方面拥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

第三部分为汉字的前景与展望。

主要从汉字不可能被西方拼音文字取代、汉字无需进行大规模改革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和说明..……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29 小时 
威望
5451  
金钱
5697  
最后登录
2015-9-11 
阅读权限
帖子
3563 
精华
积分
5451 
UID
4299 
53#
发表于 2012-5-22 23:11 |只看该作者
     汉字在表达的意思上比较明确。

   好吧,请看下面的句子:
   1,父母亲不光生育了我,还养育了我。
   2,我上一趟街就把钱花光了。
   3,明媚的阳光照进了屋里。
   4,我们一定要为学校争光。
   5,蒋介石光着屁股逃跑了。
   6,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7,春光无限好。
   看完这七个句子,你觉得单一个“光”字的意思明确吗?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909 小时 
威望
8396  
金钱
4513  
最后登录
2018-10-22 
阅读权限
帖子
3880 
精华
积分
8396 
UID
4347 
52#
发表于 2012-5-22 23:10 |只看该作者
  我認為中文和英文兩種文字都可以表意精確,就看個人對文字的認識有多深。
我尊重中文,所以很努力地不斷學習,越學越感到中文的好處。我用中文的時候,
注重文法,防止寫錯字,但我很不情願指出人家的連篇錯字。我鼓勵人家學中文。
  我看的書大多數是英文的,主要是因為英文的出版物多,容易找到好資料。西
方人寫作比較認真、嚴謹而不失靈活,同當今的中國人的態度很不相同。我經常翻
數學、物理、科技方面的書,全都是英文的,不願意看中文的,只因為寫書的,文
字表達的功夫較差,讀起來頭痛,但這絕對不關中文的優劣與否。
  人們都會說,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工具使用得好不好,看個人掌握。中文還沒
學好的人,亂去抨擊自己的母語,不說你“數典忘祖”,已經很客氣的了。
天涯共此時。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39 小时 
威望
8278  
金钱
6002  
最后登录
2020-6-27 
阅读权限
帖子
4956 
精华
积分
8278 
UID
12 
51#
发表于 2012-5-22 22:05 |只看该作者
橡草 发表于 2012-5-20 22:55
汉字在传承文化方面比英文要好?

不理解!

点评
fei  因为汉字在表达的意思上比较明确,变化不大,而英语会变化并且变化的快,以前的人写上的东西可能到后来意思不知所云,总的是讲对历史的研究英文无汉字好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英文我唔掂,無發言權,有勞站長和鄧大哥開腔解困!

生命在于运动!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50#
发表于 2012-5-22 16:0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DeJi 的帖子

国民党为了使斯大林答应不支持中共,与苏联签订了有外蒙独立条款的《中苏友好条约》。到后来败退到台湾后就反悔了。宣布《中苏友好条约》无效,不承认蒙古独立。再后来,美国把蒙古拉进联合国时,作为安理会五常之一的台湾国民政府是有否决权的。但他们不敢违背美国的意思。那就等于默认外蒙独立了。这帮政治低能儿在表演掩耳盗铃的丑剧。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课没有学好不是咱们的错。是两方各执一词。我们难知真相。到了今天互联网时代。他们没办法掩盖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77 小时 
威望
10510  
金钱
10346  
最后登录
2017-7-11 
阅读权限
帖子
7107 
精华
积分
10510 
UID
32 
49#
发表于 2012-5-22 13:35 |只看该作者
经历 发表于 2012-5-22 00:24
毛曾多次向苏联提出外蒙回归中国的要求。1949年1月,中共将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看了一下网上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101成立的,1016就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了。

台湾的伪政府现在都不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据说台湾现在的中国地图还包括外蒙古。

建交以后又向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提出要求蒙古回归,蒙古国为什么不提抗议呢?可能是外蒙古也想回归吧。

历史和外交的问题太复杂了,以前历史课没学好,所以现在越搞越糊涂。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48#
发表于 2012-5-22 00:24 |只看该作者
LiDeJi 发表于 2012-5-21 22:57
我的历史知识是很缺乏的,恁印象好象没听说过有人与斯大林为外蒙古的主权苦苦相争过。

毛曾多次向苏联提出外蒙回归中国的要求。1949年1月,中共将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高扬访问西柏坡中共中央时,毛向米高扬提出建国后外蒙回归中国的要求。斯大林回电坚决拒绝。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年底,毛对苏联作正式访问,在莫斯科,毛与周再次向斯大林提出外蒙回归的要求,也遭到斯大林的拒绝。毛非常愤怒,那次访问其实是不欢而散的。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毛再向赫提出外蒙回归到要求,还是被拒绝。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909 小时 
威望
8396  
金钱
4513  
最后登录
2018-10-22 
阅读权限
帖子
3880 
精华
积分
8396 
UID
4347 
47#
发表于 2012-5-21 23:56 |只看该作者
经历 发表于 2012-5-21 04:34
草哥,学术之争嘛,哪里会伤和气啊?如有得罪,实属无意。请多原谅,也多批评。

看不出你說的話有什麼學術,你的意氣之爭,恕不奉陪。
天涯共此時。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14 02:22 , Processed in 0.11397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