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12-28 14:30 编辑
天字码头与接官亭
越秀区北京路南端的珠江边,有个码头叫天字码头。凡是上了年纪的没有人不知这个天字码头,因它已有200多年历史。 天字码头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已经形成。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天字码头建日近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当时,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由于它具有如此显赫的特殊身份,所以称为天字码头。亦有人认为:古时编排号数,一般多以《千字文》来排序。因《千字文》为童蒙之书,已是家喻户晓,且《千字文》中无一字相同,其第一句是“天地玄黄”,因此天字码头就是“第一号码头”。
天字码头为什么富有盛名呢?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历史悠久。广州从明代起就有码头兴建,到了今天,很多古码头已不复存在,惟独这200多年前的古码头仍屹立在珠江河畔。其次是地理位置适中。唐宋以来,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城市,特别是在宋时,常有数十个国家的船舶来这里贸易,交易特别繁盛,凡海舶初来,例有阅货之宴(即货物检查完毕,设宴招待),临行又有饯别之宴,为此特建此楼以作招待之用,外商来往均用此码头。且“海山晓霁”还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与天字码头相距很近。宋人陈去非有诗云:
万航如凫鹭,一水如虚空。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碧波动南极,苍鬓永东风。
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
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茏。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由天字码头至海山楼之间,沿途江中有五堆沙洲从明代至清代连成一片,学者陈恭尹在那里的牌坊上书了“太平烟浒”四字,就是今天的太平沙,成了江边一景,不少名人雅士在此建成一座座玲珑别致的别墅,还在这里结集东皋诗社,并有诗咏之:
结庭人境似蓬莱,兰桂申椒次第栽。
看剑深宵龙再会,论文浃日客仍来。
乔枝春暖莺簧巧,瘴海风和蜃市开。
不用德星占太史,纵横彩笔已昭回。
由此可见,天字码头一带当年的人文之盛。
最后就是它身份特殊。前面已说过日近亭是官员接送之用,所以后来就叫接官亭,今天南关电影院右邻还保留着一条短短的接官亭巷。1839年(道光十九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是在天字码头登岸,鸦片战争爆发后被皇帝免职,充军伊犁,而离开广州时,他也在此下船的。
辛亥革命前夕,清廷派凤山为驻粤将军,当其在天字码头上岸不久,就被革命党人的炸弹炸得横尸路旁,为清政权敲响丧钟。民国时某酒楼有一菜式名“凤山入城”就是“炸蛋(弹)”,这也可见天字码头非同一般,因此知名度很高。
摘自:广州的故事 邵慕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