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论坛原创区 我曾经是“知青”(转发)
楼主: 嘉嘉
go

我曾经是“知青”(转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39 小时 
威望
8278  
金钱
6002  
最后登录
2020-6-27 
阅读权限
帖子
4956 
精华
积分
8278 
UID
12 
41#
发表于 2014-1-29 14:14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知青也有两大群体。60年代的,是响应XXX的号召,欢天喜地,乐于受再教育的一群。70年代的,是随大流而无奈被迫的一群!受害最深最苦的是70年代的知青!
生命在于运动!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40#
发表于 2014-1-29 14:12 |只看该作者
鄧允根 发表于 2014-1-29 14:11
哈哈!識你咁耐,呢次講得最合我意,贊!贊!贊!

请先付版权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909 小时 
威望
8396  
金钱
4513  
最后登录
2018-10-22 
阅读权限
帖子
3880 
精华
积分
8396 
UID
4347 
39#
发表于 2014-1-29 14:11 |只看该作者
如梦令 发表于 2014-1-28 22:03
明白大哥的“英雄”二字只是说知青们熬得过那么严酷的考验实属难得。

哈哈!識你咁耐,呢次講得最合我意,贊!贊!贊!
天涯共此時。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38#
发表于 2014-1-29 14:10 |只看该作者
依慈 发表于 2014-1-29 14:05
乜天都脱已成惯性目的敬畏河神山神代代相传.

咁背人过河嗰啲仲闹乜啫?佢哋天冷都唔使剥裤挨冷咯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7#
发表于 2014-1-29 14:05 |只看该作者
如梦令 发表于 2014-1-29 14:01
咁天冷又脱?

乜天都脱已成惯性目的敬畏河神山神代代相传.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36#
发表于 2014-1-29 14:03 |只看该作者
鄧允根 发表于 2014-1-29 13:58
講得有道理。不過他們吃了那麼多的苦,我感同身受,所以對他們的同情和尊敬就多了。

明白大哥的“英雄”二字只是说知青们熬得过那么严酷的考验实属难得。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35#
发表于 2014-1-29 14:01 |只看该作者
依慈 发表于 2014-1-29 00:32
写完之后还记得仲有一段也好笑,表哥参军时不知驻防何处,有一条单流向的河,要过河需脱掉外裤,如果女子怕羞 ...

咁天冷又脱?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909 小时 
威望
8396  
金钱
4513  
最后登录
2018-10-22 
阅读权限
帖子
3880 
精华
积分
8396 
UID
4347 
34#
发表于 2014-1-29 13:58 |只看该作者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4-1-28 21:41
大哥的这句话小弟不敢苟同。与其说他们是英雄,倒不如说他们过得不容易贴切。能够称之为英雄的,必 ...

講得有道理。不過他們吃了那麼多的苦,我感同身受,所以對他們的同情和尊敬就多了。
天涯共此時。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29 小时 
威望
5451  
金钱
5697  
最后登录
2015-9-11 
阅读权限
帖子
3563 
精华
积分
5451 
UID
4299 
33#
发表于 2014-1-29 13:41 |只看该作者
鄧允根 发表于 2014-1-28 01:53
過得了知青關的都是英雄!

       大哥的这句话小弟不敢苟同。与其说他们是英雄,倒不如说他们过得不容易贴切。能够称之为英雄的,必定是对社会、对民族发挥过正面、积极作用的人。知青这个群体,主要是指中学毕业前后参加过文革,后来又被赶到农村去的这批人。他们在文革中被人利用,后来又被人遗弃,是既可恨、又可怜的一代人。现在其中很多有良知的人,都为当时的所作所为反省,更说明那不是英雄行为。而到农村,他们经历的是屈服、颓废和逃离,既没有激烈反抗,也没有誓死扎根,只是任随命运捉弄。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2#
发表于 2014-1-29 00:32 |只看该作者
嘉嘉 发表于 2014-1-29 00:03
好奇怪的习俗啊!

写完之后还记得仲有一段也好笑,表哥参军时不知驻防何处,有一条单流向的河,要过河需脱掉外裤,如果女子怕羞不脱,需请人背过河人工钱2分钱.部队去到军官好为难请示上级怎么办?总不能军容不整或让百姓反感军队破俗.后来上头指示部队架桥,水好急石又多,好艰难架咗桥,从此军民桥上过,再不用尴尬除裤,但背人过河的人无咗2分钱/次收入,还是远远指手划脚闹站岗的士兵.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31#
发表于 2014-1-29 00:03 |只看该作者
依慈 发表于 2014-1-28 20:50
抗战时我两个表姐被卖到粤北,表哥参军于1964年复员,在我母亲协助下寻回两个表姐,表哥带姨妈上山区探望廿多 ...

好奇怪的习俗啊!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0#
发表于 2014-1-28 20:50 |只看该作者
嘉嘉 发表于 2014-1-28 19:47
后来我们听了介绍,知道整个公社墟场就只有一家供销社办的食堂,一般只在中午营业,午后不久就打烊的,如果 ...

抗战时我两个表姐被卖到粤北,表哥参军于1964年复员,在我母亲协助下寻回两个表姐,表哥带姨妈上山区探望廿多年失散的女儿和未见过的4个外孙.那里做酒席招呼我姨妈表哥用面豉蒜头起锅煮约30块猪肉,每块约1両,用好多豆腐陪衬.结果出哂洋相.原来人家的酒席有规矩,毎人面前两只碗,一个装米酒,夹餸时豆腐照食,猪肉要放在碗內,散席时拿回自家显示主家和自己都有面子.点知姨妈表哥不知就里,豆腐猪肉统统到肚,结果散席时有3.4只碗一旧肉都无,主家心焦客人又不走,表哥和姨妈拍下屁股想走被人留住,一头雾水,大半天才明白咩回事,最后主家临时扑咗一些猪肉回来再煮,每只吉碗装些猪肉才送客出门.他们返广州讲笑死人啦.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9#
发表于 2014-1-28 19:47 |只看该作者

后来我们听了介绍,知道整个公社墟场就只有一家供销社办的食堂,一般只在中午营业,午后不久就打烊的,如果不是逢赶集的日子,这家食堂就几乎如同摆设。公社有个饭堂,也是“临时机构”,只有到开会或有什么活动时才开伙管饭。公社干部和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在家里做饭。至于会议期间的副食还要公社领导批准才能到食品站多少捡点儿现成。我们几十个不速之客突然袭击,实在无从动员粮站食品站的力量。

经过这一个“冬至”,我算是明白了,在我们这个山旮旯,一顿热腾腾的汤米粉,确实已经不是寻常的享受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8#
发表于 2014-1-28 19:47 |只看该作者

记得当初我们经过一路颠簸到达大塘时,已经入夜了。公社“革命委员会”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等身材、方脸庞的中年人。他穿着一件换洗得几乎完全变成灰白色的蓝布中山装棉袄,棉袄肩背连接的部位那老大一片的黑色补丁,显得十分“抢眼”。而我们一帮“知青”身上穿的棉衣,多数是崭新的,起码也是完好的。对比之下,我们的一片棉衣简直有如花团锦簇。当我们知道他就是这个公社的首长(当时这个职务叫“革委会主任”)时,都十分惊讶。这位简朴干练的主任听说我们还没吃晚饭,就亲自为我们张罗。很快就开饭了,每人一大碗飘着几片白菜叶子的汤米粉。我们虽然在饥不择食之际,却都有着不满足的感觉。在广州,汤米粉这种食物太不足道了。诺大一个公社,就这样款待客人吗?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7#
发表于 2014-1-28 19:47 |只看该作者

到村里过了大约四五天吧,就是节令的冬至了。广东民间把这一天叫做“过冬”,这是个很受重视的节日,历来有“过冬大过年”(即过冬这个节日比过春节还“大”)的说法。不过那时在广州这个习俗早就成了“四旧”,起码不再有公开的喜庆表现;但在粤北山村则照样隆重。村民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望冬不望年,望年要落(下)田”。既然是快要消逝的机会,那就当然要乐一乐。那天下午,村里宣布放假半天,家家也就都忙开了。我和阿牛也很高兴地随同自己的“三同户”过节。这天下午村里显得很是隆重很是热闹,家家都在磨豆腐,做米粉。然而虽则过节却也仅此而已。没有猪肉,因为生产队还没有完成生猪派购任务,无论农户自家或生产队集体都不能宰杀生猪;没有鱼,因为整个山窝乃至成片山区都没有鱼塘;没有哪家杀鸡,因为每家的鸡都是“钱罐子”,要用钱时就靠卖鸡换钱应急了,不可能想吃肉就杀鸡的。这一天我明白了,豆腐和米粉,原来都是当地农家喜庆节日才能享受的上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6-29 07:59 , Processed in 0.09903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