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与知青朋友饮茶
查看: 1611|回复: 20
go

与知青朋友饮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1#
发表于 2013-8-22 18: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今天,与粤海知青Q群的朋友相邀去西关泮溪酒家饮下午茶。
泮溪酒家位于荔湾湖畔,是广州有名的园林式酒家,这里的点心驰名粤港。
我从小生活在西关,这间酒家的兴建从奠基到竣工,我都历历在目。它那古色古香的大门具有南粤的特色,它那总是禁闭的漆黑高大的侧门,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这里,我和学友、家人、朋友多次聚餐,品尝这里的美味制作。
今天,我们一群知青开心地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DSC05206.jpg

DSC05204.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
发表于 2013-8-22 18:08 |只看该作者
我们谈过去做知青的艰辛,谈今天的见闻,谈人生感受,说不完的话题。
DSC05205.jpg

DSC05208.jpg

DSC05209.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3#
发表于 2013-8-22 18:09 |只看该作者
为今天的欢聚,为大家身体健康,干杯!
DSC05207.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576 小时 
威望
15610  
金钱
6715  
最后登录
2020-2-29 
阅读权限
帖子
5956 
精华
积分
15610 
UID
20788 
4#
发表于 2013-8-22 18:26 |只看该作者
嘉嘉 发表于 2013-8-22 18:09
为今天的欢聚,为大家身体健康,干杯!

我看过连續剧"血色浪漫",想像你们一起走过的日子,真的可歌可泣。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5#
发表于 2013-8-22 18:46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去过海南岛的知青,他们有着艰苦奋斗的经历,今天却是乐观面对,笑谈人生。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6#
发表于 2013-8-22 18:48 |只看该作者
这两对是知青夫妻,相识相爱在海南岛,现在共度一生。
DSC05205.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77 小时 
威望
10510  
金钱
10346  
最后登录
2017-7-11 
阅读权限
帖子
7107 
精华
积分
10510 
UID
32 
7#
发表于 2013-8-22 20:14 |只看该作者
嘉嘉 发表于 2013-8-22 18:05
今天,与粤海知青Q群的朋友相邀去西关泮溪酒家饮下午茶。
泮溪酒家位于荔湾湖畔,是广州有名的园林式酒家, ...

我的几个弟妹都是知青,但很少见他们像师弟师妹们那样经常聚会。
还是一中校友的感情深厚。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54 小时 
威望
7017  
金钱
3607  
最后登录
2019-12-30 
阅读权限
帖子
3294 
精华
积分
7017 
UID
17041 
8#
发表于 2013-8-22 23:5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fotocn.org/topic/61-23245
1973年1月,海南岛广州生产建设部队某团女知青在喂猪。

成千上万是知识青年,响应***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打起背包,上山下乡学农、务农,形成20世纪70年代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现象。1973年1月,我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在海南岛采访到广州生产建设部队锻炼成长的知识青年,拍摄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9#
发表于 2013-8-23 00:17 |只看该作者
而家睇返转头,一D必要都无,瞎折腾...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909 小时 
威望
8396  
金钱
4513  
最后登录
2018-10-22 
阅读权限
帖子
3880 
精华
积分
8396 
UID
4347 
10#
发表于 2013-8-23 13:50 |只看该作者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3-8-22 08:17
而家睇返转头,一D必要都无,瞎折腾...

    皇上治國無方,解決不了就業問題,粗暴地將青年趕到農村去,任其生自
滅,何等「偉大」呀!北大校長馬寅初發表《新人口論》,是好心獻策,但是那
個前圖書館管理員臨工妒嫉得牙癢癢,用右派帽子整人。多年以後,接班人始
都要面對現實,只准人生一個,前前後後,除了粗暴就是硬性,何止是瞎折騰!
天涯共此時。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239 小时 
威望
8278  
金钱
6002  
最后登录
2020-6-27 
阅读权限
帖子
4956 
精华
积分
8278 
UID
12 
11#
发表于 2013-8-23 21:01 |只看该作者
嘉嘉 发表于 2013-8-22 18:46
这些都是去过海南岛的知青,他们有着艰苦奋斗的经历,今天却是乐观面对,笑谈人生。

認到三個。
生命在于运动!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12#
发表于 2013-8-24 09: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3-8-24 10:00 编辑

如果把知青上山下乡理解为当时时髦的政治口号的话,那是非常幼稚的。知青下乡其实是有着深层原因的。一个国家要搞工业化就必先做资本原始积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原始积累阶段靠的是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时过境迁,到后进的中国搞资本原始积累时,世界上已经没有扩张殖民地的机会了。我们只能引进国际资本,那就是借债了。而当国家债务演变成巨大的财政赤字的时候,就导致投资下降,就业危机,为了软着陆,国家只能向农村转嫁危机,这就是上山下乡的根本原因。这是无奈的。不要理解为极左路线。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13#
发表于 2013-8-24 11:25 |只看该作者
经历 发表于 2013-8-24 09:56
如果把知青上山下乡理解为当时时髦的政治口号的话,那是非常幼稚的。知青下乡其实是有着深层原因的。一个国 ...

当时不是说"既没有内债,也没有外债"的吗?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73 小时 
威望
2503  
金钱
1489  
最后登录
2018-8-26 
阅读权限
帖子
1282 
精华
积分
2503 
UID
4309 
14#
发表于 2013-8-24 12: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3-8-24 12:52 编辑
嘉嘉 发表于 2013-8-24 11:25
当时不是说"既没有内债,也没有外债"的吗?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就已经有过几次大规模引进外资。50年代从苏联引进54亿美元,72年引进西方资本42亿美元,七十年代末引进西方资本82亿美元。每一次大规模进入外资,转化成严重的外债,外债转化成赤字,赤字转化成失业,所以有61,62,63年第一次大规模知青下乡,然后是68年第二次,再就是74,75,76年的第三次大规模知青下乡了。这样三次上山下乡在毛时代就都是城市发生危机,向农村转嫁的一种有效手段,什么时候不能转嫁了呢?1976年mao主席去世了,1977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引进又迅速造成严重赤字,这时候不仅不能下乡了,还得回城,回城就是四千万待业,1980年的危机爆发就是因为大批知青回城,原来城里的吃闲饭的不能往外转,于是我们出现了四千万待业,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这就像国歌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危急的时候”。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77 小时 
威望
10510  
金钱
10346  
最后登录
2017-7-11 
阅读权限
帖子
7107 
精华
积分
10510 
UID
32 
15#
发表于 2013-8-24 21: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DeJi 于 2013-8-25 13:30 编辑

记得我们毕业时(1958年)已经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口号,但当时正是大跃进年代,高等院校大量招生,工厂、企业大量招工,所以应届毕业生上山下乡的不多。直到文革开始,高校不招生,工厂、企业招工数量也少。大量中学毕业生滞留城市成为社会待业人员(当时社会没有人失业的,只有待业),在这样情况下,就听到: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大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口号。从此城市大批青年(知青)到农村去,同时高等学校的教授老师,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也陆续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般带薪)。一时间农村成了培养人才的广阔天地,贫下中农成为最高级别的教师(专家学者教授老师的老师)。

这种情况最少维持了十年,一代人当了知青(到100岁还是知识青年—知青),“知青”实际是文化XXX的产物。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17 23:57 , Processed in 0.5155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