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1-10-21 13:35 编辑
2011-07-2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不能忘却的铁血岁月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深切地怀念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将士们。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世界的和平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里,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爱戴之情,向广大读者介绍两位志愿军中的传奇人物———他们就是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热情歌颂的英雄群体中的“活烈士”李玉安和井玉琢。
李玉安与井玉琢(右)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两只仙鹤从战火中救出两块宝玉,飞越千山万水,回到鹤乡黑龙江。口衔宝玉的仙鹤看到故乡神奇的土地,情不自禁地高声欢叫起来,不想这一叫,宝玉脱口而出,一块落到“粮仓”巴彦县兴隆镇,另一块落到“煤海”七台河市。由于两块宝玉朴实得如同原粮、原煤一般,自己又不肯道出身世来历,故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直到40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两块宝玉才被雕琢过它们的大师慧眼认出———这才有了这个比传说更为美丽动人的真实故事。
-爆炸新闻:“烈士”活了
1990年4月21日,新华社播出了一条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烈士’李玉安还活着,40年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独家新闻。消息一发出,首都和各地几十家媒体争相转载,“李玉安还活着”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传到国外,连朝鲜的《劳动新闻》也刊载了这一消息,一时间,李玉安成了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见过李玉安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人们对“李玉安”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关于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争———松骨峰战斗的描写,其中开列的烈士名单中,就有李玉安的名字。还是让我们重温一下那段惊心动魄的文字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的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山岗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要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这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接着,作家满含深情地写道:
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读过这段文字的人,心灵无不被志愿军勇士们的壮举强烈地震撼着。可是有谁会想到,40年后,这个13人的烈士名单中的李玉安,竟然还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