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范仲淹的风雨人生(转帖)
查看: 1265|回复: 0
go

范仲淹的风雨人生(转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1#
发表于 2011-5-16 07:5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打印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幼时家贫而好学,由秀才而中进士,从政后更以抨击时政闻名,为宋仁宗赏识,庆历三年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他不满朝政弊病、公开批评宰相,提出“十事疏”,呼吁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主张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决定推行其主张,史称“庆历新政”。但因保守派坚决反对最终未能实施,范仲淹也从此遭遇“三起三落”的厄运,63岁时被贬至陕西四路宣抚使,病逝于赴任途中。

   范仲淹为官清正、治军严明、生活俭朴,在朝野威望极高。天圣六年,39岁的范仲淹进京出任秘阁校理,虽然只是宫廷文字秘书,却能常见皇帝,目睹朝廷机密,心直口快的范仲淹也因此卷入险恶的政治漩涡。宋仁宗当时虽已“主政”,但军国大事仍由60多岁的刘太后当家。此年冬至,太后心血来潮,要仁宗与百官一道向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且有损君主尊严,便上奏章竭力反对。范仲淹的“轻狂”让众官员冒一身冷汗,他却毫不退缩,又奏一章: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如此“冒犯”太后,岂能有好下场?不几天诏令下达——范仲淹被贬黜汴京,调山西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任通判(副长官)。

   三年后,刘太后死去,仁宗才将范仲淹召回京师,派他做专门评议朝事的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范仲淹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明道二年,华北、江淮一带遇大旱又遭蝗灾,范仲淹奏请仁宗紧急派员前往救灾,仁宗并未理会,他便质问:“若宫廷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自觉理亏,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范归来时,从安徽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让仁宗看。见范仲淹受宠,宰相吕夷简便大肆诬告,使范仲淹再遭贬谪,先后由睦州移知苏州,却因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当上开封知府。

   范仲淹大力整顿京城官府,剔除弊政,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拍手称快,遂又升至副宰相,开封城传诵“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民谣。范仲淹还着手调查奸相吕夷简卖官鬻爵、结党营私等恶行,绘成“百官图”呈给仁宗。吕夷简当然不甘灭亡,反告范仲淹“诬蔑”。老奸巨猾的吕夷简使用“离间计”竟最终获胜,范仲淹再度被贬黜汴京,先后降任鄱阳、镇江、绍兴和西北边陲地方官,告别开封时,范仲淹吟出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潇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庆历五年,年过半百的范仲淹因不适西北气候,体质大伤,被调至河南邓州做知州,上任后政绩显赫,颇得邓州民心,这便有了他写于花洲书院的《岳阳楼记》。尽管范仲淹仕途“三起三落”,却不改初衷。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再现他毕生的政治抱负与高德懿行。范仲淹还是北宋翰墨领袖,作为茶学家,其专着《茶录》流传至今,《范文正公集》一书更记录了范仲淹的满腹学问与高尚风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9 07:46 , Processed in 0.072264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