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楼主: 钟汉邦
go

马雪萍值得一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0-12-7 10:0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0-12-7 10:10 编辑

优秀九运志愿者马雪萍:

   做“后勤”服务 也要专业精神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期:[ 20071110 ]   


  马雪萍(右)在帮残疾人读盲文。




┉┉


从1998年北京路上“偶遇”广青招募志愿者,早已超龄的萍姐“死缠烂打”终让工作人员破格让她“超龄”加入,自此,老人院、贫困山区、残疾人家里、各种赛事场合,都能见到萍姐的身影,┉┉


2001年11月广州承办第九届运动会,已是志愿者的萍姐很想报名,但“团市委这边招募的要求好高,自己超龄、文化水平又不够‘班’,英文、电脑只会一点点。”后来萍姐“逮”到报纸上市妇联招募九运会志愿者,其中一项是招“后勤”,细看要求也不高,乐得萍姐拎着报纸直奔市妇联。竟然选上了。┉┉


┉┉






在此点击欣赏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2#
发表于 2010-12-7 20:57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0-12-9 15:51 编辑

时丽左与马雪萍情同姐妹


    时丽,一个孤身一人到深圳打工的江苏女孩。为了服务亚运,她特意向公司请了23天的假,现在是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的一名观众服务志愿者。“广深两地这么近,我当然要来当一名志愿者,做一个‘东道主’!”

  时丽表示,当初接到亚组委志愿者部的录用通知后,她非常兴奋,但难题很快又摆在了她面前:“住宿问题怎么解决?我在广州没有亲戚朋友,服务时间那么长,要自己掏钱住旅馆也不太现实。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团队的另一位亚运志愿者马雪萍主动联系了我,让我住进她家。”未到广州便已领略到团队的温暖,时丽万分惊喜。在上岗演练前,她住进了马雪萍的家。“真的非常感谢萍姐给我一个临时的‘家’!”

  时丽很自豪地表示,她不仅是亚运志愿者,还是明年在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骨干。她报名成为亚运志愿者,一来是为广州亚运会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二来是为明年服务大运会打好基础。“萍姐是一位了不起的志愿者,她经验丰富,十几年如一日地倾心献爱,十分值得我学习,这次能够和她同吃同住并一起参与亚运志愿服务,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次亚运志愿服务的经历真的让我成长了许多!”时丽说,广州之行让她获益良多,终身难忘。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3#
发表于 2010-12-7 21:0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0-12-7 21:05 编辑

阿婆看到萍姐前来探望,开心得合不拢嘴。


    郑金田婆婆原是松柏服务总队荔湾区的服务对象,她体弱多病,医疗费用去了大部分的退休金。前年,由于扩路拆迁,志愿者萍姐便帮其搬回顺德大良老家居住,还联系到大良志愿者组织继续为她服务。当得知老人原单位可办理异地安置医保卡,萍姐多次往返大良及广州为其申请,使婆婆能在当地就医,然后寄单到广州报销药费。


    2008年重阳节,萍姐专程来到顺德大良,探望已经移居那里的孤寡老人郑金田婆婆。当郑婆婆看到一班远道而来的志愿者,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见到你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你们比亲人还亲啊……”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4#
发表于 2010-12-7 21:23 |显示全部帖子

广州志愿者千里赴凤山送“春雨”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10年04月21日



中国共青团网讯 经过20多个小时、一千多公里的的长途路程,4月17日19时,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一行23人,在广西凤山县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陪同下,终于到达凤山县中亭乡陇弄村陇弄小学!给小学生带去了学习用品,并捐赠3万元援建学校引水工程和一个60立方米的蓄水池,将解决陇弄小学220多名师生的饮水问题。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5#
发表于 2010-12-7 21:3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0-12-7 21:35 编辑

    青年志愿者:

    “照顾老人真的让我快乐”

金羊网             2003-10-07





    ┉┉


    马雪萍今年40多岁,她是1999年开始做志愿者的,她说,没有当志愿者之前,得知香港市民热衷义工,她就想参加这种义务劳动。当马雪萍在北京路看到志愿者招募时,她十分兴奋马上报了名。


    郑婆婆多年来体弱多病,医疗费用去了她大部分退休金,生活困难。马雪萍得知后,买来塑料布为老人遮挡漏雨的屋顶,还经常带上饭菜、汤水上门探访。去年婆婆的住地要扩路拆迁,马雪萍帮她搬回顺德大良老家居住,还联系大良义工团体继续为她服务。当得知老人原单位可办理异地安置医保卡,马雪萍多次往返大良及广州为其申请,使婆婆能在当地就医,寄单到广州报销药费。老人生日,马雪萍怕老人未习惯新环境,组织志愿者前往大良和当地义工一起为她开了个生日会。郑婆婆热泪盈眶,连声说:“你们比亲人还亲啊……”


    ┉┉


    一些老人性格倔,脾气古怪,喜怒无常,这让志愿者十分头痛,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把老人“哄”好。


  马雪萍有一个照顾对象是同德围的刘婆婆。刘婆婆有一次摔伤了腿,生活几乎无法自理,马雪萍提议她去老人院。还没等说完,刘婆婆就把一杯茶倒到了她脸上,“不去不去,为什么要逼我去那里……”马雪萍马上改口,不断地说:“好好好,我们不去那。”


    照顾久了,马雪萍摸出刘婆婆的性格。平时带她出去走走,她总是说“不去不去”。马雪萍一换说法:“婆婆,我想去公园玩,可是我们小孩子出去要你们大人带着,你能不能带我去呀?”刘婆婆就很高兴地和她一起去公园了。



    ┉┉




在此点击观看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6#
发表于 2010-12-8 13:57 |显示全部帖子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7#
发表于 2010-12-8 14:0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0-12-8 14:50 编辑

转载:http://chinapignew.blogbus.com/logs/40020109.html

做个快乐的志愿者

孤寡老人的知心“家长”马雪萍(一)

《玫瑰香——记广州杰出志愿者》

(记者:谭华珠   谢添)


“家长”是老人院的老人家对我最亲切的称呼,也是我最喜欢的职称,维系好这个大家庭,全赖大家的支持!
                                                                                                                             ——马雪萍


简介:

马雪萍:下岗待业,现任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松柏服务总队副队长。1994年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累计志愿服务时数高达8000小时,用心照顾和帮助众多有需要的残疾和孤寡老人。曾荣获“广州市首届十大义工之星”、“第三届羊城公德公益百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 “广州市志愿十杰” 、“助残志愿十杰”等光荣称号。





    初见萍姐,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非常随和健谈的人。一接记者上车,萍姐就一直在主动跟记者聊天。下车后才发现萍姐穿着一身运动装,她说她喜欢穿运动装,比较方便,走路也快。的确,她总是在人群中穿梭,在小巷里疾走。这一套运动方式归功于萍姐的时间观念,“(走路快)都习惯了,平常事务比较多,不可以拖沓。”她一边走一边给我们介绍将要探访的老人。

萍姐特别关心老人,也觉得自己特别有老人家缘。在做志愿者前,她已经是众多老人的贴心大姐。

    从广州一中毕业后,萍姐就在某饮食集团旗下的一家酒楼工作。饮早茶是很多广州老人的习惯,那时候到酒楼来的老人很喜欢找萍姐聊天,萍姐对每位老人都很关心,甚至记得一些老人家喜欢坐的位置,每天总是在老人进店前沏好他们爱喝的茶,摆在老人常坐的位置,让老人进店后即能喝上暖暖的茶。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喜欢来酒楼喝早茶。但实际上,老人家的消费能力不及其他顾客,过多的老人家顾客会影响酒楼的经济效益。勤勤恳恳的萍姐不被同事认可,最后被调到了酒楼的三楼(服务楼层)贵宾房工作。没有了萍姐的一楼让老人们感到索然无味,有些老人宁愿多付钱也要去三楼找萍姐。

    到了续约时间,萍姐决定不再续约要离开公司。在1998年,萍姐失业了。“那时候很多人都说我傻,‘怎么就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呢!’”萍姐笑着说。“习惯了忙忙碌碌的工作方式,一下子整天呆在家里生活令我无所事事,这不是我的生活方式”,听到这里,记者不禁感叹到:“那时候失业应该算是你人生中最窘迫的时候了吧。”萍姐却纠正了记者的观点。她说最令她觉得窘迫的不是失业后的迷茫,反而是在工作时的不顺心。萍姐喜欢换一种角度来思考,与其说是失去工作,不如说是从自己不喜欢的现象中解脱出来,这样一对比,失业时无助迷茫的分量就显得很轻了。在别人的印象中,萍姐总是这样乐观地活着。


人生的转折点

    失去工作的萍姐,虽然很努力地找工作,但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也曾报读了夜校,学习各种技能,期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闲来无聊的萍姐到北京路散心,刚好碰到了正在招募志愿者的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那时候萍姐就想,真的会有一些这样的组织(志愿者协会)吗?在街上,萍姐被他们招募志愿者的热诚打动了,于是,她鼓起勇气拿起了报名表。萍姐就是这样得到了她的新身份——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缘于对老人家的喜爱,她选择了在以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松柏服务总队工作。这一天,是萍姐人生的转角。

    多年来,萍姐一直用心去照顾和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残疾和孤寡老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如利用节假日带他们外出观光旅游;为他们开生日会;引导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用行动来感化他们,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十年了,萍姐所照顾的困难长者,已从身边遍及到了广州各区;她本人也从一个充满爱心的普通志愿者,成为一位众人信任和爱戴的资深志愿服务管理者。在这十年的志愿服务中,她策划、组织并直接参与的大型志愿活动数不胜数。2001年,广州主办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她参与了五千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出色地完成了九运场馆开幕和闭幕式的值勤工作,被市妇联评为“优秀九运志愿者”;2002年,她联合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为“广州市残疾人艺术团”义卖筹款;又联同香港义工发展局,到广东韶关慰问希望小学学生,并捐赠学习用品,将两地义工的爱心带给山区的贫困学生;2003年,她与一班志愿者一起策划和筹备了“把大米送给最困难的人”活动,把政府的关怀、党的温暖送到弱势群体手中,惠及5000多人;在非典时期,当她带着自己熬的抗病毒中草药来到每户受助家中时,长者紧紧握着她的手感动的说:“你虽然不是医生,但看到你的到来,我们就安心了”。所以在她服务对象中,没有一人参与抢购药品,也没有一人患病;她还和一班志愿者制作了一大批爱心慰问卡分别送到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手中;2004年,她参与了市少管所的帮教活动,帮助失足少年39人;还组织策划了“一人一本字典一一一越界扶苗活动”,为边远山区希望小学捐书送字典500余册;2005年,她又参与了团市委发起的“情暖中秋一一广州一家亲”活动;还策划了一系列温馨和谐在社区活动,实施了邻里互助、帮扶承诺机制,被市、区定为学习示范点,该社区还评为“优秀平安和谐社区”。

    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的萍姐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广青如鱼得水,她在广青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志愿服务”将是她的终身职业。

   

老人心中的贴心妈妈

    志愿者很忙也很累,而且常常都要自己掏钱补贴,这让很多人都笑志愿者们很傻,可是萍姐却毫不介意,因为她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接近年关了,萍姐也特别忙,但她怎么也要抽出空来亲自走访老人家,邀请老人家年初三跟志愿者一起去吃年饭。当日记者跟着她来到了陆姨家。陆姨是萍姐负责的区的一个80多岁的老人,住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房子里。下身残疾的陆姨行动极不方便,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媳妇又改嫁了,没有人照顾她。志愿者的到来,极大地安慰了陆姨。

    陆姨不会看字,萍姐和其他志愿者就在签到簿上画图案。本来是一个用来记录志愿者探访老人家情况的本子,现在却成为了陆姨的“宝贝”,有时候叫会读书的人把里面的祝福念给她听,每每翻开签到簿,陆姨都一脸幸福。七年下来,本子积累了一叠。陆姨总怕有一天协会会把本子收回去,于是有一次跟一个志愿者出去玩的时候,特意把签到簿也带出来,让那个志愿者拿签到簿回去复抄一份给她,结果志愿者的包包碰巧不幸被盗了,装在包包里面的几个本子也不见了,让陆姨心痛了很久。

    陆姨还说起了一开始接触萍姐时对萍姐的印象。

    “一开始时我很怕萍姐的,一天到晚带我这里去那里去,真怕她是要来拐卖我的。那时候她又带我去白云山,又带我去花市,有时还突然说要带我去顺德……”陆姨一边说一边偷笑。其实她知道萍姐是故意带她多出去走走认识朋友,一切都是为自己着想的。看到萍姐也害羞地在一边笑时,陆姨更乐了。

    看完陆姨,萍姐还探访了这个区的另外两位老人家,接着又走访了老人院。每当告诉她们年初三要跟志愿者一起吃年饭时,老人家都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怕老人家忘记,萍姐临走前总不忘在最显眼的月历上作上记号,提醒她们“年初三你们并不寂寞啊”。

萍姐对老人总是那么细心,总是为老人着想,十年了,一路走来,没人说得清她到底为老人们做了多少。

    有位孤寡老人陈婆婆不慎摔伤,住进了医院,老人很悲观,不吃不喝,甚至想到死,萍姐就经常和志愿者一起带着汤水去医院探访,安慰老人,还买去很多玩具,放在床头逗她开心,经过一段时间悉心照顾,老人心情开朗了,积极配合治疗,同病房的病友都羡慕地说“婆婆你真有福气,孙女这么乖。”

    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问题一直令萍姐担忧和惦记。有一次,她去探访住在东圃的黄婆家,得知黄婆在家不慎摔倒,整晚躺在冷冰冰的水泥地上无人知晓,直到次日早上黄婆拼命拍打防盗门,才引起上班经过的邻居注意,得以把婆婆送去医院。她马上同其它志愿者商量,出资购买了一批“平安铃”,为独居长者安装。别看这小小的平安铃,犹如根维系情感的纽带,串起了平凡市民邻里守望、相濡以沫的浓浓亲情。前不久,孤寡老人李婆婆深夜急病,按下装在床头的平安铃,邻居及时通知志愿者将婆婆送到医院。不久前,她又与一群志愿者自行设计了方便长者外出防突发意外的“平安卡”,这一善举很受长者的欢迎,得到了市、区的学习和推介,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同。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傍晚,萍姐来到带河路一位体弱多病的郑婆婆家,穿过阴暗的走廊,爬上摇摇欲坠的楼梯,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小房里和床上摆满了盆盆罐罐接着雨水,婆婆坐在床边不知所措,当晚,她一直陪着婆婆直至雨停。第二天一早,她马上买来塑料布,带来几个会员一齐把屋顶遮挡。后来,婆婆的居住地因要扩路拆迁,婆婆不得不搬回家乡居住,她又多次前往有关机构为婆婆争取应得的补偿和办理好异地就医医保,还联系到当地义工团体继续上门服务并多次前往顺德探访。

    独居老人刘姨,行动不便。在病危时,是萍姐和一群志愿者,代替老人远方的家属尽了孝道,陪伴着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给予老人最后的安慰。

    萍姐说,照顾老人家对于一些人来讲可能会是一件比较乏味的事,不像其他的志愿者队伍,其他队伍因为照顾对象比较年轻,也较易接受新事物,所以那些队伍可以搞很多种活动,气氛也活跃;而我们的老人家由于行动不方便等多种原因,活动也相应平淡。所以要想照顾好老人家,就要有一份坚持的心。“你不能嫌弃他们,不能嫌他们麻烦,要真正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们,并且要了解到每个老人家的真正需要。”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8#
发表于 2010-12-8 15:03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0-12-8 15:52 编辑

孤寡老人的知心“家长”马雪萍(二)




“心心之家”

    敬老院里经常可以看到萍姐的身影,老人们都亲切地叫萍姐“家长”。这个昵称来源于数年前,总队的一位受助对象住进了敬老院,志愿者一直坚持去探访。探访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原来敬老院内有很多孤寡老人,生活很孤寂。当他们看到其它长者的家人来探访时,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看到此情此景,萍姐立即和其它志愿者商量,成立了首个敬老院志愿服务小组,取名“心心之家”,喻意一个由长者心、志愿心组成的大家庭,“热心爱心要细心,耐心关心做知心”。“心心之家”的成立,拉近了志愿者和长者之间的感情。他们定期探访,和院内长者拉家常、做手工,节假日和长者开联欢会,还为每位孤寡长者开生日会。从此,孤寡老人不孤独了,他们也有了倾诉的对象,有了亲人般的关怀。她还积极为敬老院寻求生活资助,号召社会热心人士和热心单位向敬老院捐赠一大批文体用品、药物等,完善了院内设施,丰富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所以,每到探访日,老人们都准时守候在门口或小花园里,迎接志愿者的到来。老人们见到萍姐的到来,就会开心地说:“我们的家长来了”。

    一路走到今天,“心心之家”成绩有目共睹。

    20045月亲手创立的“心心之家”,已经成为了萍姐在志愿者生涯中的一个亮点。

    2005年沙面遭遇了90年一遇的天文大潮,一些长者家中受淹了,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每天泡在水里,堆沙包、清污水,有居民主动把热饭送到受淹长者手中,互相帮助,形成一种邻里互助,相互关心的理念。

    在做好长者和社区服务的同时,“心心之家”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志愿者技能得以发挥,先后开设了山区支教小组、部队义教小组,对山区孩子和部队战士传授一些生活和学习技能

    一次去阳山义教的感动,萍姐永远不会忘记。

    要离开阳山的时候,萍姐告诉孩子们会把照片寄给他们,他们可以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话,到时她会写在照片后面。刚开始,孩子们有点腼腆,不知说什么好,这时,一个女孩子念起了一首诗:

    “我们也很想在母亲的怀里撒娇,

    可是,

    你们不在身边。

    于是,我们学会了砍柴、烧饭,

    学会了独自一人承担学习、生活。

    我们知道,

    你们在他乡有很多无奈,

    父母亲们,请放心吧:

    我们会好好学习,

    让远方的你们安心!”

听到这段细腻的文字,萍姐和许多现场的老师、志愿者都涨红了双眼。

    每次下乡,“心心之家”都收获到不同的感动。萍姐沉甸甸的文件夹里有一个专门装着小朋友给她的来信的精致盒子,里面的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对萍姐的感激。略略数一下,有三十封之多,有几封还是同一个小朋友寄来的。从开始孩子们的来信只会寥寥数语“我家门前有山、有树有稻田、有鸭子在游水……到现在无话不说,倾诉心事、讲学校发生的趣事、汇报自己的成绩;还写下了“今后要好好读书,争取读大学,长大想做志愿者”这样的豪言壮语。这些孩子,很需要像萍姐这样的爱,也把自己的爱给了萍姐。

    2007年12月24日,记者随同萍姐一起去部队当义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记者感觉到部队的人很勤奋,他们渴望知识,无论是学英语、日语还是电脑,他们都很认真。休息时间的交谈中,班长谢同志问了一下:“我可以说一下(对)萍姐(的评价)吗?”接着说:“你知道萍姐为我们做了多少事情吗?我的脚扭伤了,萍姐买药给我,还每天发信息安慰我?你知道我有多感动吗?我感觉妈妈就在我身边……”部队的战士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远离家乡,总有点想家,而志愿者的关怀,恰好给他们带来了无法用其他东西来代替的心灵的安慰。

    “心心之家”还注意到了一个弱势群体——残疾人。有一次萍姐见到了一个某单位的工作人员冲着一个视障朋友说:“你这样的人哪个单位会要?”萍姐听了很生气,甚至要告那个工作人员。萍姐切实感受到了残疾人在社会上不受尊重。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萍姐努力地学着各种技能,学手语、学盲文;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她付出了很多,带他们外出看病、上班、坐长途车回家……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更要顶住世俗的眼光。为了让他们能自食其力,萍姐带领志愿者想尽办法教他们技能、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社会,融入正常人的圈子。现在,只要她走进盲校,跟学生打个招呼,同学们都可以听出她的声音,叫出她的名字;天气变化,准能收到聋人朋友发来的短信“天气凉了,注意添衣……”。有位失明朋友的爸爸病重住进了医院,他很想去看看爸爸,但不知怎样坐车,很着急,试着给阿萍打个电话,很快,阿萍就带着他转了两趟车,终于来到了爸爸的病床边,摸着爸爸的手,轻轻地唤着“爸爸”,昏迷了半个月的爸爸竟然眼角渗出了泪水。
    “心心之家”一直在感动着人,当年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萍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创立了“心心之家”。由于种种原因,“心心之家”也经历了一个骨干流失的过程。当时萍姐也感到了一种无力感,曾怀疑以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把这个“家”撑下去。不过看到“心心之家”今天的发展今天的成就,之前的担心似乎已变得多余了。

    现在的“心心之家”还给像萍姐这类热心的志愿者提供了便利。没创立“心心之家”之前,萍姐只能规规矩矩地做松柏服务总队负责的工作,主要是照顾老人,当萍姐很热心地要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时,萍姐甚至会被批评为“踩过界”。有了服务对象更广的“心心之家”,萍姐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帮助其他人了。



坚持的收获,坚持的快乐

    “以前的志愿者默默做,没有私心杂念,怎么现在都变得那么功利?”在萍姐的QQ签名上,记者很惊讶地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当记者问到萍姐这句话的由来时,萍姐也略显无奈地说,有些志愿者只看到别人获奖、媒体宣传时风光的一面,有些志愿者沽名钓誉,争名夺利,甚至不惜损害服务对象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谁来负责余兴过后留给老人背后的冷清呢?很多人没有考虑过。

    萍姐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会对一些与自己的观点存在差异的事情产生质疑也是在所难免的。

    也常常有不同的人向萍姐问同一个问题:“什么动力令你坚持做志愿者这么多年?”“因为我觉得快乐!”这就是萍姐的回答。

    这种快乐,只有做过志愿服务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当一声“谢谢”从一位智障朋友口中说出;一班接受过志愿者帮助的视障朋友说出“我也要当志愿者”;每逢天气变化,萍姐都会收到聋人朋友发给她“注意多添衣服”的信息;节假日,探访日子到了,老人院里老人家坐在院子里等待着萍姐他们的到来;当萍姐收到一封封来自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来信,这一切的一切,都令萍姐很感动,很开心,这就是做志愿者的快乐。这种快乐,甚至让萍姐不知道辛苦,因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身体永远是轻快的,即使一天到晚都很忙也不会累垮,反而是越来越健康了!

    萍姐说过:

    “快乐,是自找的,你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很快乐。但我要告诉你们,做快乐志愿者,可能是每个同学的愿望,但要知道,不是每件事都是那样顺利,那样美好,你们要面对很多困难。”

    “我曾经因动员一位行动不便的婆婆入住老人院,不被她理解而被她泼茶水;我曾经为一位退休回乡定居的婆婆办理异地就医证明而在烈日下跑了几天;也曾为搞一个活动为了采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跑遍广州市面上的几大批发市场;曾带一位失明人士去有关部门办事遭冷嘲热讽;曾带肢残人士坐公交不让上车;曾被自己内部的人误解而作无理批评……这些,我都默默忍受,我做的一切,对得起任何人,我问心无愧。”

    要做一个快乐的志愿者,首先要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要有恒心,问问自己能坚持多久,让自己的行动能影响到身边的人,让志愿行动得以延续。要有爱心,自己问问能否像爱自己的亲人那样爱他们。要有责任心,不要轻易承诺,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才可以答应别人,不然,别人会对你失去信任。要有耐心,做志愿服务,不是去一次的探访、送一样东西、搞一次活动就可以,需要足够的耐心,要细心聆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我认为我是个快乐志愿者,因为我得到的比我付出的多,我付出的是时间、金钱,但是我得到的是我有很多朋友,我有一支同样有爱心的志愿者队伍,我有一班牵挂我的人。因为志愿者的爱民行动令我们的服务对象增强了自强自立的信心,而且,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转变,从坐等政府救济到自食其力,从一个接受志愿者帮助的残疾人,到现在也加入到我们志愿队伍去服务别人,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快乐。”

这是萍姐最真诚的内心独白。


荣誉,给我身边的人,给我们志愿者

    “我们只是充当一个聆听者的角色,让他们(老人)情感得以宣泄。”

萍姐一直都是在做默默的奉献者,在萍姐付出了真心的同时,也得到回报,“回报就是老人们快乐的生活,回报就是残疾的人不再悲观、意识到自己也能有所作为,回报就是失足少年不再迷失方向,回报甚至是一个微笑。”在“广州一家亲1+1全民志愿活动”的签约仪式上,双目失明的冯志荣被志愿者协会表彰。阿荣在刚开始接受志愿者服务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学志愿者教他的一些技能、听志愿者讲一些感人的故事,渐渐地,他有了想法,想到自己还年轻,除了眼睛看不见外,其他跟常人无异,于是也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于是,他也做上了志愿者。从阿荣和其他像阿荣那样有特殊情况的人加入志愿者协会的例子可以看出,志愿者协会队伍在吸纳不同的人,在不断壮大。这难道就不是给萍姐最大的回报吗?

    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志愿者无私的精神可以传播,队伍也会不断壮大。队伍在壮大,志愿者的精神也会反之传播得更广。在这个过程中,萍姐也获得了无数奖项,但是她一直在保持低调:“我不喜欢大肆渲染,一方面,会令志愿者感到有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媒体的报道,加了很多色彩,这时的志愿者已不是一个人,是个神。”虽然不喜欢过多的赞美,但对于各个奖项,萍姐也坦然接受:“那并不只是我个人的名誉。每个活动都是大家一同组织策划完成的,而且我没有专业知识,原本什么都不会,都是大家帮助我进步的。”
    在萍姐看来,获取奖项不一定是过分渲染,志愿者行动需要适度的宣传。适度的宣传,可以让市民了解知道有这么一个机构,有这么一个团体,这么一个人在做好事;因为宣传,协会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赞助;宣传的事迹能感染身边的人,唤起冷漠的心;服务对象也会希望多宣传这些好事,让更多的人关心他们。

对于萍姐个人来说,这些奖项是对自己这些年工作的肯定。她笑着说:“这些奖项,给曾经是老党员的爸爸知道一定会很开心。”
    “其实,我很内疚,自己已经是做母亲的人了,却还要自己的妈妈操心:妈妈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她希望我们能继承她的事业,而我却是看到针啊、血啊就害怕。善解人意的妈妈看到我下岗了,总是将我给她的零用钱塞回我的包,我生病住院了,她利用她的人际关系联系医院、床位,甚至手术医生……没有什么可以回报我的妈妈,这些奖项,就算是给妈妈的一种安慰吧。”

    萍姐还有一个丈夫和一个长大了的女儿,但萍姐其实不太愿意提起她的家人,因为她觉得很惭愧不能带动她的女儿加入志愿者行列。她丈夫是支持她的,但不理解她,这是她的心结。其实也难怪他,一般人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有好日子不过还要瞎折腾,他们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萍姐最大的愿望是自己办一个老人中心,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列,帮萍姐实现这个爱心愿望。

    引用萍姐在2005年手捧义工之星奖杯时说的话:

    “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义务工作虽然平凡,但它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怀,我愿意继续干下去。谢谢大家!”

愿萍姐永远是一个快乐的志愿者!





后记:

    萍姐一直都很忙,碰巧萍姐去了英德支教,于是从17号开始一直到22号都没约着她。23号回来广州,萍姐又要去省妇联那边去教手语舞。百忙中终于抽出时间给我们采访了,下午找到萍姐才知道,萍姐的这个下午不专属于我们,她还要走很多地方,于是我们的采访也便成了“走访”。

    我们去了几个老人家里,也去了一下幸福新村养老院。我发现老人家都很健谈,也喜欢询问近况,但走访了几个老人家后就会发现,原来他们说话的内容、说话的方式都趋于相似。很惭愧自己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却越发佩服萍姐十年如一日的劳动了。

来到武警部队开课时,终于找到了一个空档可以坐下来进行采访了,萍姐很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到了晚上9点半左右,萍姐突然急了起来,她担心我们会没车回大学城了,又担心自己说话会影响到就快要休息的士兵。萍姐关心人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采访时我们有用录音笔,但因操作不当,1个多小时的采访录音都没了,自己又因为太过依赖录音笔而没用笔记多少东西,回去后也只是在自己的QQ空间里提了一下,不久竟看到萍姐的留言:“没关系,有什么不记得的可以再问。”面对着这样的萍姐,实在让人不得不相信,世上没有东西,能战胜一颗热情的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5-20 02:37 , Processed in 0.08433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