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于幼军---一个广州中学政治老师仕至中央委员,浮浮沉沉, ...
楼主: 平凡人
go

于幼军---一个广州中学政治老师仕至中央委员,浮浮沉沉,今日心愿作三书先生。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16#
发表于 2015-12-11 17: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这类讲座太吸引,只是校内"细细声讲"不对外,在中文楼8楼,我送个中山校徽给你混入去啰

点评

依慈  乜中山校徽都有得送咁着数,哽饭应啦。  发表于 2015-12-11 23:21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17#
发表于 2015-12-12 16:09 |只看该作者
平凡人 发表于 2015-8-8 19:19
于幼军书《社会主义五百年》并非政治教科书
2011年07月01日10:20南方新闻网朱又可我要评论(0)
字号:T|T
...

不用电脑写作是长筹,高,实在是高.


想起1个笑话:某人名"良臣",他孙子读某文章曰:古之所谓良臣今之所谓民贼也,为避讳他孙子读:古之所谓爷爷今之所谓民贼也......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18#
发表于 2015-12-14 12: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搞文字工作的人都习惯用原稿纸,其一,有创作感觉,便于加插,删改,使用编辑符号,千改万改还保存原型,也留下了自己是原创的理据。其二,让为你文章作润笔的老编们看清作者原意,容易加注编辑符号和批注,而电脑创作的文字比较冰冷,看不清原创的来龙去脉,但在电脑网上写稿可即时选黑搜索。
   于教授是教师、讲师团出身,习惯了执笔,刘斯奋学长创作历史小说,中后期刊也改电脑上网创作了。
我认为还是用原稿纸写好,我上校友网的第一跟帖第一句:"夜深了,我从抽屉取出了原稿纸,要用爬格的方式去忆念一个爬格之人"。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没有原稿纸也只能用一般信笺,谢望新看稿看得很辛苦呢。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19#
发表于 2015-12-14 17:23 |只看该作者
平凡人 发表于 2015-12-14 12:46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搞文字工作的人都习惯用原稿纸,其一,有创作感觉,便于加插,删改,使用编辑符号,千改万 ...

我很多时用旧日历或月历纸学写稿,经历无数本旧日历和挂历的涂鸦才会有1方豆腐润让编辑大人垂怜1次.如今老大人们退休了,新人事新作风,要再去投稿要重走长征路,磨合至各自生埋脑笋才成,如今无冲劲动力上"井岗山"了.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20#
发表于 2015-12-14 23: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今日的书店不等使的书太多,质量不高,以前全国各出版社出书前有互相查重手续,防止一稿两投,出书不会重复,现在盗版书以斤出售,写书出书没稿费,要自费出书,当然有社会效益、公费出书的除外。
   你享受创作过程可写写的,写完书走火入魔,抽离不出,小心最后变忧郁症。好的书看完还可以保留,不好的书最后用作垫煲底,出版社的积压书全拉去纸厂打浆了,<<社会主义400年>>就让我压低一半订(几千)数,最后那部分还是也打浆了。
还是看书做读者轻松。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21#
发表于 2015-12-15 12: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讲座消息】于幼军教授系列讲座通知
2015-12-13 中大博士 中大博士
于幼军教授系列讲座通知

一、“*****”的缘起发动
二、“*****”的运行载体与活动方式
三、“*****”的正义力量与正效应
四、“*****”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五、“*****”的政治纲领与社会理想
六、“*****”的治国方针与理念
七、“*****”的历史教训

主讲介绍

   于幼军: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丰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于幼军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后又在中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于幼军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供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幼军教授长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敏于思考,勇于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史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与实践研究领域,在政治哲学特别是民主政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所撰《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尤其是《社会主义五百年》系列著作和《求索民主政治》,在理论界及学术界具有重要而且广泛的影响

学术性活动,诚挚邀请校内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与。
温馨提示
1、仅限校内师生参加
2、现场请勿录音、拍照、摄像。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22#
发表于 2015-12-15 12:3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讲座消息】于幼军教授系列讲座通知
2015-12-13 中大博士 中大博士
于幼军教授系列讲座通知

一、“文 化 大 革 命”的缘起发动
二、“文 化 大 革 命”的运行载体与活动方式
三、“文 化  大革 命”的正义力量与正效应
四、“文 化 大 革 命”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五、“文 化 大 革 命”的政治纲领与社会理想
六、“文 化 大 革 命”的治国方针与理念
七、“文  化  大  革  命”的历史教训

主讲介绍

   于幼军: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丰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于幼军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后又在中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于幼军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供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幼军教授长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敏于思考,勇于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史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与实践研究领域,在政治哲学特别是民主政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所撰《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尤其是《社会主义五百年》系列著作和《求索民主政治》,在理论界及学术界具有重要而且广泛的影响

学术性活动,诚挚邀请校内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与。
温馨提示
1、仅限校内师生参加
2、现场请勿录音、拍照、摄像。

点评

依慈  有紧箍咒吗?  发表于 2015-12-15 13:56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23#
发表于 2015-12-15 22:58 |只看该作者
平凡人 发表于 2015-12-15 12:30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讲座消息】于幼军教授系列讲座通知

见咒未见箍,讲座门前重“兵“守,听者众,我也未混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4#
发表于 2015-12-16 19:02 |只看该作者
平凡人 发表于 2015-12-15 22:58
见咒未见箍,讲座门前重“兵“守,听者众,我也未混入

比起刘亚洲大将的尖锐,于官的讲座是相当温和.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25#
发表于 2015-12-17 11:47 |只看该作者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6#
发表于 2015-12-17 22:59 |只看该作者
平凡人 发表于 2015-12-17 11:47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文官爱财又有才,素质奇高姫妾多.

武官不惜饮酒s,大宅半间紫禁城.

盛世明主急转呔,士农工商开新例,

强国鼓起正能量,不是黄粱中国梦.

Rank: 9Rank: 9Rank: 9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威望
4031  
金钱
681  
最后登录
2022-9-15 
阅读权限
帖子
563 
精华
积分
4031 
UID
28173 
27#
发表于 2016-1-15 00: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他为什么站出来反思文 革?因为他要让大家自觉拒绝文 革|新浪新闻

2016-01-13 王辉  熊小七 中大博士

12月16日文革系列讲座结束后,于幼军在现场给学生签名。
12月16日下午5时30分,教授于幼军完成了他在中山大学的系列讲座。这比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9天。
原定7讲的“‘文 化 大 革 命 ’专题讲座”,隔天进行讲授,每周一三五各一讲。12月14日下午,于幼军突然告知听众,由于北京有事情,他需调整课程安排,因此将第四五六七四讲分别在15日、16日两天集中讲授完毕,上下午连场进行。
至此,于幼军完成了其转身。曾经的明星官员,做过广东、湖南、山西等地重要领导的于幼军,正式告别政坛,真正意义上走上讲坛,成了“教授于幼军”。
1以反思“文 革”开启任教生涯12月9日,中山大学,曾经的“政治明星”于幼军,以一堂“反思‘文化 大 革 命’”开始了自己的任教生涯。
当天下午3时20分,于幼军走上讲台,外穿纯黑外套,开襟,内搭白色竖纹衬衫,下身黑色西裤,正如学者常见打扮模样。
因于幼军的身份,9日下午原定在中大哲学系楼锡昌堂214的讲学堂听众爆满,听课前不得不调到8楼讲学厅,容量为260人,但也被坐得满满当当。此后讲座地点一直在此讲学厅。
听众掌声欢迎,于教授双手合十表达谢意。坐定后,于幼军正式开启他在中山大学教授生涯首秀。 首讲前于幼军出现在小教室,后因人多改为大会议厅进行。(熊小七提供)
在第一讲中,于幼军称,自己在7月份接受了中大的任教通知后,从8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课程讲稿,现在已有数十万字讲稿。之所以如此用心准备,他称“不愿意将过去的研究又抖出来”。
于幼军的“文 革”7讲内容,包括“文革”的缘起发动;“文革”的运行载体与活动方式;“文革”的正义力量与正效应;“文革”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文革”的政治纲领与社会理想;“文革”的治国方针与理念;“文 革”的历史教训。
为何要讲“文 革”史?于幼军如此解释自己的开课动机,“我是‘文 革’的过来人,我有这个任务,总结汲取历史教训、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文 革’史总要有人站出来讲。认真讲出来,是对历史负责,是对人民负责。”他说。
而关于授课和研究的目标,于幼军归纳为要让大家“自觉地拒绝‘文 革’”、“不让‘文 革’在新时代穿上一件马甲就粉墨登场”。
但中大和于幼军对“文 革”系列讲座却是低调待之。
于幼军第一次讲课前主动要求,“课程信息不上外网,不贴海报,限定在内部老师学生之间”。但讲课信息很快就传遍社交媒体。当天6点结束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讲座内容的报道。
于是接下来的6场讲座,校方规定必须持学生证或其他证件才能进入。
对此,有人批评“以开放著称的中山大学还从来没有课堂须查证件才能进的先例”。于幼军随后在课堂上回应道,他也是不得已才为之,媒体的报道对其内容有曲解之意,他不想太被关注,“我只想安安静静讲课”。
2老练,重大结论引用邓小平话 于幼军以ppt形式讲课(熊小七提供)
在课堂上,于幼军正坐于讲台,身前摆一桌,放置讲稿、电脑、茶杯,背后屏幕投放内容。他每场讲座连续讲2.5小时,中间无休息,不去洗手间,极少喝水,中途听众可自由出入。如此讲完7场。
课堂上的于幼军声音洪亮。一次,麦克风出问题,他则直接用声音讲了一段,坐在后排的学生仍能听到他的发言。
他也很少打“官腔”。课堂上,于幼军经常用“你说对不对”、“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继续进一步探讨”这样平等的语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官场数十年,于幼军在课堂上也经常闪现出他的聪明、老练之处。在对“文革”历史事件做重大论述之时,他全部引用叶剑英、邓小平等人的原话,并强调这是他们所言,而非自己下判断。“在重大结论上,我都是引用邓小平的话,你是拿不住我的”,“要不然记者一引用,说我如何如何,你们又来干我”,这样的话语经常出现在课堂。
3“如果审查,我就不讲了”在系列讲座结束后,于幼军总会留下30分钟的时间来与到场的听众互动。现场听众也很踊跃,总会出现争抢话筒的场面。
而提问过程中,于幼军不回避任何尖锐问题,或从学术上回答,或机智巧妙回答。
有人提问“现在党内民主如何?”,于教授说他只能这样回答,“相比30年前,有了很大进步,而且仍在进步,但仍有很大差距。”
又有人追问,“既然‘文革’史如此重要,有如此大的历史意义,为何不让讲,不让谈?”于教授说,“这个要问管理者,我曾经是省长、是领导,但那都是过去时,现在我是教授,这是我的现在时。”
有时讲座结束,也有中大学生留下来追问于幼军,“于教授您的讲稿学校会审查吗?” “如果审查,我就不讲了。”于教授一直保持微笑,笑容满面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
从官员转型为学者,于幼军教授称,自己“倒是有从未有过的解放感”。如今回归校园,他说自己“白天学术,晚上出汗”,看书、游泳运动成为了其主要生活状态。
出生于1953年,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于幼军仍保持着年轻时的运动——游泳。青年时期的于幼军就酷爱游泳。1971年,18岁,于幼军从广州市第109中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09中学位于广州郊外的江高镇三元岗,山青水秀,学校旁边流淌着一条100多米宽的河,于幼军每天早上都要到那里游一个来回,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正是靠着这种执着与毅力,于幼军一路向北“游”去。从广州市委宣传部起步,经深圳市长、湖南副省长、山西省长、文化部副部长,官至部长级。但也遇险潭,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并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同时,不再担任文化部党组书记职务。
此番折戟,于幼军并未消沉,仍继续“游”去。在这两年“赋闲”期间,于幼军埋头国家图书馆,扎进学术研究,先后修订了早期著作《社会主义四百年》的第一、二卷,并新写了第三卷《社会主义在中国》。2012年12月25日,于幼军撰写的140万字的三卷本《社会主义500年》书稿校对完毕,并签发至出版社。也就在那天,他接到中组部调令,赴任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在此岗位工作4年,于2015年退休。
已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的于幼军,在讲座上坦言,“我经历了一场人生沉浮起落,从中深切感悟到读书和图书馆还有一大功用,疗伤治病。这两年多,我书读进去了,人走出来了。”
4讲到“文革”,声音会更加洪亮“反思‘*****’”作为其教授生涯第一讲,他说这是出于他的“责任感和良知”,他不希望“后代人都不知‘文革’为何物”。
7场讲座下来,于幼军教授对“*****”进行了纵向的脉络分析和横向了特征分析,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较为深入地对“文革”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于幼军的系列讲座也打消了众多人的疑惑:作为官员转身学者的他,真有治学能力吗?
讲座结束后,有多位听众说,“于幼军这官员转型教授,还真是有学问的”。
课堂讲授有别于写文章,总会有讲授者的感情流露。于幼军也常常在讲座中,流露出真诚与赤诚的一面。在多处讲到“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批斗之处时,于幼军总免不了用更多的形容词去描述批斗的惨烈,而且声音也比其他处更加洪亮。
在他讲述“文革”批斗场景时,坐在前排的数位头发斑白的老人,都在座位上身体前倾,腰杆笔直,听得极为认真。课后,有年轻听众询问在场的老人,“于教授讲的批斗场景是真实的吗?”老教授连口说,“绝对真实,绝对真实”。
但在5天的讲座中,于幼军并没有提及他父亲在“文 革”中被批斗的经历。“文 革”时,于幼军的父亲被扣上了“叛徒”、“特务”的罪名,成了舞台中央被众人大批斗之人,忍受折磨。
于幼军在讲“文 革”时,还会结合当下问题来分析。在讲中国当下的改革与西方经验模式的关系时,他开始以书面语言的口吻谈要辩证地看待,不能全盘接受,更不能全盘否定。在随后的举例中,他例举了西方三权分立。他说,鉴于中国目前的国情,并不适合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但是其思想仍是可以吸收借鉴的。比如,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互相制约、有效监督,这些都是应该被借鉴的。
于幼军任深圳市市长时,他曾主导过深圳市政府的行政三分制改革,决策局只有决策权而没有执行权;执行局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监察局和审计局将作为监督部门直接隶属市长管辖。
5山西、湖南官员赶赴中大听课12月14日下午,于幼军临时调整了后面讲座的时间,把剩下的4讲集中安排在15日、16日两天讲完,导致很多人不知情。
15日上午的讲座,只有100人左右。不过于幼军也给出了一个弥补方法。他说,大家可以给他在中大哲学系的信箱里留言,小纸条可以,二三十页长的文章也行,他都会一一拆开看。 于幼军与来自山西的官员一同合影留念 (熊小七提供)
官员转身学者的于幼军,其讲座现场并非只有学生听众,最后两天讲学厅出现了众多山西口音的官员,他们从山西乘飞机赶来听于幼军讲课,讲座结束后齐上前与他们的老省长合影。而湖南亦有官员坐高铁前来锡昌堂,但因没有学生证无法进入,只好折返。
每场讲座结束,常常围在于幼军身旁的有数十人,有昔日友人慰问,亦有其他学科教授交流学术问题,有的还提供研究资料。在所有交流中,于幼军愿意回答每个学生的提问,并给出最多答案,而对于官员明显的恭维之话,多礼貌待之。
观众上讲台索要签名并合影留念,于幼军会用自带的软笔一一为听众签名,并写下赠语。合影者也比平时多数倍,与合照者拍照会事先用手向后捋好头发,笑容面对镜头。合影也是来者不拒,多位听众发觉没拍好后要求重新合影,于幼军也欣然接受。
12月16日晚6时30分,数个学生和老师与于幼军一道从8楼下到1楼。楼外,夜幕已经落下,于幼军与学生一起来到锡昌堂门前的空地上,他站在中间,4个学生围在周围,继续向他问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于幼军站在原地继续解答,而远处接他的小汽车早已经亮起了暖红色的尾灯。
在最后一天讲座结束后,与同学们私下沟通时,他透露过几天就回来,因为23日他还有一个关于民主政治的讲座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16 15:39 , Processed in 0.08069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