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4-7-23 11:40 编辑
john 发表于 2014-7-23 09:51
馬思聰在外只过着(清淡)的生活,也没变卖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工匠斯特拉地瓦莉手制的名琴,过世后还送回国,还存 ...
原文标题:送马思聪入土没有眼泪 葬礼简朴低调,未邀请政府官员 父亲生前一直对我们说,我没有对不起祖国……
魔鬼害了人,难道会使人觉得冤屈吗?
对的就是对的,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马思聪之子马如龙 《南方都市报》记者 方夷敏 彭美 游星宇 实习生 郭茂红 广州报道 马如龙与怀抱骨灰盒的外甥女。 本报讯阔别祖国40年后,昨日上午11时15分,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及夫人的骨灰终于归葬故土,长眠广州白云山麓。简单的葬礼仪式上没有哀乐,没有哭泣,亲人们甚至面带微笑。“终于圆了爸爸妈妈的心愿!”儿子马如龙感慨地说。 马思聪的雕像就立在麓湖湖畔,葬礼也在这里举行。昨日一早,马思聪的堂侄女马之庸就带着15个家人送的花篮到达广州麓湖公园。花篮上写满了“父亲母亲,我们回家了”、“姑丈、姑妈,我们怀念您”等悼辞。 上午10时30分,22名其他亲属也驱车到达公园聚芳园。马思聪24岁的小外孙女NINAJI手捧藏蓝色布包着的骨灰盒走在最前,随后是马思聪的八妹马思琚、九弟马思宏和表姐王友琴。年届88岁高龄的八妹马思琚已是满头白发,九弟马思宏年事也高,只能拄着拐杖慢慢行走。 献花篮,挖墓穴,在雕像前合影,葬礼仪式简单而低调,甚至没有邀请政府官员到场。没有哀乐,亲人们也没有哭泣,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外孙女NINAJI甚至面带微笑。“终于圆了爸爸妈妈的心愿,这本是最重要和很好的事。” 上午11时15分,葬礼正式开始。马如龙和NINAJI一人拿起一袋骨灰,轻轻撒向墓穴。灰白色的骨灰徐徐飘落,空中升起一丝白雾。撒完半袋后,俩人互相交换手里的骨灰袋,各自撒完剩下的一半。 安葬骨灰后,马如龙手持铁锹,往坟墓里撒上第一�g黄土。每位亲人依次持锹,撒土。接着,马如龙在父母下葬的地方种下3棵桂花树。葬礼的最后,亲人回到雕像前三鞠躬。整个葬礼持续了30分钟,至11时45分结束。 心惊肉跳偷渡英美两国“交接”马思聪亲人回忆40年前出走经过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五十多岁背井离乡到国外去。我很难过。”40年前,马思聪背着“叛国投敌”的罪名走得仓皇无奈,40年后,他的骨灰终于撒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中。一“去”一“回”中,多少辛酸事! 昨日,马思聪的儿子、妹妹等亲人向人们讲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文革”:腥风血雨中决定出逃 马思聪的十妹、长笛演奏家马思芸也曾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她回忆说,“*****”开始后,老师们开始遭到批斗,马思聪等学院领导每天都被叫去扫厕所,几个月来家人见面都不敢对话。 1966年11月的一天,暮色初合,她在学院水房拐弯处巧遇马思聪。“他四处张望确定周围没有人后,小声问我,‘妈妈怎么样?’我赶紧回答说‘妈妈很好’。”说完两人就匆匆分开。马思芸说,她怎么也想不到,那是她和哥哥见的最后一面、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时的马如龙已经是20多岁的小伙子。朋友看情势恶劣捎信让他们赶快出逃。马如龙从北京逃到广州,母亲带着姐姐逃到南京,过了一段时间,才在南海会合。马思聪的小女儿马瑞雪曾经回京偷偷去看过父亲,“回来后告诉我们,父亲完全变了一个人,脸上涂了墨,全身贴满了大字报,被打得遍体鳞伤……”女儿把打算到香港避风的计划和盘托出,遭到马思聪拒绝。“父亲总想着受批斗可以熬过去,但一走开就等于叛逃,什么都完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争执,身心极度疲惫的马思聪终于同意先回南海休息养病。 (下转17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