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s Archiver

62桃李 发表于 2012-7-23 15:53

物理学家李华钟

[i=s]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7-23 16:04 编辑 [/i]

[align=center][color=red][font=华文行楷][size=42pt]物理学家李华钟[/size][/font][/color] [/align][align=center][/align]     [size=5][font=楷体_GB2312][color=darkred]李华钟校友1951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为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198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先后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基本粒子理论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广东省分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color][/font][/size]
[size=5][font=楷体_GB2312][color=#8b0000]    他是我国70年代规范场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其研究已涉及到规范场的整体拓扑性质,在当时具有国际领先地位。80年代中期,他进一步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诱导规范场的概念。对非平庸拓扑的非贝尔诱导规范场、诱导规范场与分数的(或特导)量子数的内在联系有独创性的深入研究;提出和发展了非循环过程几何位相概念;提出[/color][/font][/size][url=http://baike.soso.com/v279098.htm?ch=ch.bk.innerlink][size=5][font=楷体_GB2312][color=darkred]介子[/color][/font][/size][/url][size=5][font=楷体_GB2312][color=darkred]自旋共振的实验检验方法;对几何位相、量子体系的整体性及其在物理系统上各种现象中的表现,提出了普遍的、系统的、统一的理论阐述。其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水平,若干部分具有独创性及国际领先。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奖。[/color][/font][/size]

62桃李 发表于 2012-7-24 08:16

[i=s]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7-24 08:29 编辑 [/i]

[align=center][color=fuchsia][font=宋体][size=36pt]李华钟:“文理沟通意气豪”[/size][/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red][font=黑体][size=22pt]物理学家我校李华钟教授从教[/size][/font][/color][color=red][size=22pt][font=Arial]60[/font][/size][/color][color=red][font=黑体][size=22pt]周年记[/size][/font][/color] [/align][align=center][size=3][color=#000000][font=宋体]稿件来源:校报[/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10-07-15 | [/font][font=宋体]作者:宣传部[/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color][/size][/align][size=3][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
[/font][/color][/size][align=center][/align]
[align=left][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       [b][b]“[/b][/b][/size][/font][/color][b][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做研究,不能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size][/font][/color][/b][b][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size][/font][/color][/b]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人物介绍:李华钟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1930[/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年[/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9[/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月出生,广东省丰顺人,[/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1951[/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1978[/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年晋升为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1981[/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物理系主任,高等学术中心主任等职务。[/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先后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基本粒子理论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广东省分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作为我国[/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70[/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年代规范场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其研究在当时具有国际前沿地位。发表学术论文[/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120[/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多篇,学术专著[/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2[/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册,其中收入[/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Arial][size=14pt]SCI29[/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篇。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高教科技进步一等奖。[/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0.5pt][size=3]  [/size][/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采访之前笔者有些忐忑。李华钟教授从教六十年,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老师,都让人敬佩万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现在,八十年间,大风大浪、大起大落,一一经历。而我们只是二十岁刚出头的大学生,用广东话来说,就是“[/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佢[/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食盐仲多过我地食米”(他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
  没想到,出身西关、大半辈子都在广州度过的李华钟教授就像地道的“老广州”一样,幽默风趣、平易近人。言语间可窥见一股耿介之气,激情、执着而不失睿智。听他讲话,就像在喝广州的老火靓汤,八十年间的故事如同食材般化在汤水里,融合起来的精髓慢慢浮现,他的形象也渐渐明晰。
  他既是物理学家,又能写一手好诗,连黄天骥教授都称赞他“文理沟通意气豪”。因而,笔者借用李华钟教授自己作的或他人赠赋诗句来作为该文的小标题,从诗歌出发走近这位学者、师者,这位富有人格魅力的长者。
[/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0.5pt][size=3]  [/size][/size][/font][/color]

[b][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入微细节才通变,达练工成巧若闲[/size][/font][/color][/b]


[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李华钟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的教学与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在基本粒子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果。要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国际上基本粒子理论和实验的萌芽时代,而中国国内一穷二白,与国外学界缺乏交流。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李华钟教授除了自己摸索、尝试,别无他法。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中,他脚踏实地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凭借过人的毅力,他在几乎孤立无援的环境中闯出一条道路——从六十年代起,他的学术论文就一直处于国际学术前沿。也许因为这种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他能够在研究中举一反三,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70年代,他和郭硕鸿、冼鼎昌教授合作在规范场领域进行了系统、有创造性的工作。他是在国内最早进行规范场理论的研究者之一,组织并主持全国第一次规范场物理理论研讨会。他所从事的磁单极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对促进我国粒子理论规范场研究起了较大的作用。
  80年代以来从事量子物理系统的拓扑性研究。如贝里相位因子工作。90年代开始又增加介观物理理论这一研究方向,系统地研究持续电流理论,组织和主持全国第一次介观物理理论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介观物理的研究。
  李华钟教授说,“做研究,不能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从不会因为某个研究领域很热门,从而跟随众人一哄而上,而是根据学术本身的发展来选择研究方向。
  他举例,1973年,国外有一篇关于夸克量子理论的论文发表,当时并没有引起国内同行多大的注意。到2004年,这项工作才终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肯定。1973年发表,到2004年才获奖,长达30余年,这期间,热门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时间能淘汰一时的浮华,也能证明真理的价值。
  李华钟教授在70年代,也即这篇论文刚发表之初,认识到这个研究方向的巨大潜力。他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报告,强调推介这项研究,但并不被当时的主流派所接受。
  李华钟教授在学术领域的远见卓识和敢于突破的精神常常为同行所称道。这固然和他的聪慧有关,可是在他看来,真正的奋斗应该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在时机来临的时候,才有充分的能力去把握。
  在艰苦年代里煅造出来的刻苦、严谨的作风一直伴随着李华钟教授漫长的学术研究生涯。他在研究中写了大量的论文,但许多时候他是将其放下一段时间,经过再三思考才将其公诸于世。
  令他愤怒且忧心忡忡的是国内越来越严重的学术不端的风气。他多次写信或写文章质疑、批评某些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甚至因此而得罪了一些人。许多人对于他的这种行为不解,甚至在外面中伤他,然而李华钟教授始终无悔。他自谓“一介平民书生”,所提出的批评并非针对个人,而是身为学者,必须捍卫学术精神。[/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size][/font][/color]
[b][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形劳案牍人谁解,怀璞传薪用意长[/size][/font][/color][/b]


[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李华钟教授非常强调基础教育的落实,他认为教学都应当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万不可投机取巧,急于求成走所谓的“捷径”。这种稳打稳扎的风格也是他从自身学习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法则。
  谈到教育学生,李华钟教授说,从事教学工作整整六十年,他带出来的学生并不多,硕士和博士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人,正因为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耗费许多精力“用心去带”,所以每年收的学生数量都很有限。但若因此认为李教授收学生的门坎很高,需要有多高的“学术成就”,却是一种误解。
  1978年,在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李华钟教授收到一封来自湖北武汉的胡泊、胡连两兄弟的来信,了解到他们在文革中自学物理九年,还自修了英文,希望能报考中大物理系研究生。
  在通过查阅兄弟俩的作业本、学习心得,并派专人到武汉进行面试考核之后,李华钟教授认可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潜力,在通过了中大的最后一轮面试之后,将只念到初中的胡氏兄弟破格录取为物理系研究生。现在这两兄弟中的哥哥在美国取得博士后并在美任职,弟弟在华南师大任教授,这段故事一时被传为美谈,并被许多媒体称颂,正是“不拘一格录人才”。
  李华钟教授所说的“用心带学生”,就是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他奉行“饭桌教育”,喜欢常常和自己的学生边吃边聊,从学习到生活,无所不谈。他认为,作为一个研究生,早在本科阶段就已经练就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导师的作用不在于讲授课本上的基本原理,需要传授的,反而是一些隐藏在科学成果背后的,那些书本、文献、期刊上看不到的东西。像思维方式这类抽象的知识,常常是无法言传的,必须由老师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身体力行,启发学生,方能让他们有所领悟。
  这种“亲身感悟”教育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妙,要说传授具体的学习方法,李华钟教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就是“死记硬背”。现在的教学强调“理解”,有时却恰恰忽视了稳固根基的重要性。
  李华钟教授说,他学物理就是从“死记硬背”开始的,背公式,看学术杂志时连目录也不放过地细读。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量子力学教材中大部分量子力学的推导公式他都会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他甚至可以准确地说出是出自哪一本杂志,哪一年、哪一期,甚至具体到哪一页,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他对学生说,都说外国文献难懂,我有一个办法,保准管用:你们找五十篇相关的论文,不管懂不懂,每一篇由头至尾通读一遍,五十篇看完之后,再按此法读第二遍,这时候你就能看出“感觉”来了。
  李华钟教授这个“死记硬背”的办法,是与一门学科磨合的最“笨”却也最有效的方法。从实质上说,它强调的仍然是扎实的功底。所谓的“理解”必需建立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材料累积的基础之上。只有掌握全面的基础材料,才能融会贯通,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这和古人背诵唐诗以培养对诗的审美感触颇有相通之处。
  李华钟教授一生耕耘于康乐园之中,为其栽下桃李无数。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冼鼎昌先生更是赋诗称其“[b]形劳案牍人谁解,怀璞传薪用意长[/b]”。[/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size][/font][/color]
[b][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4pt]    少年狂傲轻时俗,入老顽嚣哂未收[/size][/font][/color][/b]


[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虽然李华钟教授“术业专攻”的是物理学,但十分意外的是李教授也写得一手好诗。一位纯理科的学者,能有如此的文学造诣,与浓厚的家庭氛围影响是分不开的,李华钟教授的[b][color=red]外祖父黄节[/color][/b]就是近代有名的学者兼诗人。
  抱着对文学的爱好和执着,李华钟教授不仅曾在大学期间任岭南大学进步月刊《南风》的主编,在往后的几十载光阴中,更是常常与诗相伴。2002年,李华钟教授与冼鼎昌先生一起,搜集了同行们的诗作,编成一辑《粒子诗抄》,在物理学界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令人寻味。
  李华钟教授擅于写旧体诗,尤以七律见长。虽然他自谦道“并非科班出身,亦未受师教,所以格律声韵,必不中矩”,但其抒情论事、与友人唱和的诗作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却是感人至深,叫人叹服。
  李华钟教授一生坎坷,因家庭背景和上书直谏等原因,文革中被斗争近七十次,抄家十余次,曾被隔离政治审查七个月,关住牛棚三年。在他的诗作中,虽然也有“胸中灵气郁不平,一吐停云百叹轻”、“英雄岂易伤愁感,无奈凡夫涕泪多”的感怀,但更多是流露出一种对宁静、淡泊的意境的追求,“沉沉独步知荆莽,寂寂孤灯照慧清”、“变幻风云径几度,依然山水历中州”,自有一股坚韧、孤清的精神。
  他的诗歌中,往往充溢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1977年,文革刚刚过去,李华钟教授作了一首自嘲式的打油诗,对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打趣式的讽刺,其刚正快直、心忧社会的性格可见一斑。1982年,人民日报报道了广州石牌大学区供应缺乏一事,李华钟教授作《读报无题》一首,表达了对“寂寂儒林密密苗”的关注。
  此外,因为专业的关系,李华钟教授作诗的范围与寻常的文人亦不相同,他常常会将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各种体会形象地入诗。例如他的《粒子争鸣二首》之一:[/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b][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粒子微微闹哄哄,费曼图形似画虫。[/size][/font][/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000000][font=楷体_GB2312]  [/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几根莱格平行线,一只火球乱通通,[/size][/font][/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三色层子皆不见,十年色散竟无功;[/size][/font][/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何来磁子成单极,无端异物扰清翁。”[/size][/font][/color][/b][/align][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读来十分的生动活泼,让人会心一笑,一位认真而可爱的物理学家兼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size][/font][/color]
[color=black][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
  李华钟教授称自己是[b]“少年狂傲轻时俗,入老顽嚣哂未收”[/b],严于治学,勇于创新,敢于批判,刚正耿直而心怀诗情,可不就是这位个性鲜明的学者诗人么。[/size][/font][/color]

62桃李 发表于 2012-7-25 08:27

[i=s]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7-25 08:29 编辑 [/i]

[align=center][size=6][b][color=fuchsia][font=隶书][size=26pt]学院召开“中山大学理论物理研讨会暨李华钟教授从教60周年庆祝会”[/size][/font][/color][/b][/size][/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                 中山大学理工[/size][/font][url=http://spe.sysu.edu.cn/index.aspx][color=windowtext][font=宋体]学院[/font][/color][/url] - [url=http://spe.sysu.edu.cn/news/index.aspx?typeid=288][color=windowtext][font=宋体]首页新闻[/font][/color][/url] - [font=宋体][size=12pt]学院动态[/size][/font]                         [/color][font=Times New Roman][color=#666666][size=12pt]2010-06-08[/size][/color][/font][/align][align=left][font=Times New Roman]
[/align][/font]
[align=center][color=#666666][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font][/size][/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666666][size=12pt][font=仿宋_GB2312]学院为李华钟教授赠送匾额(左起:欧阳可全书记、李华钟教授、许宁生院士、王彪院长)[/font][/size][/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666666][/color][/align][color=#000000]
[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   6[/size][/font][/color][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color=#000000]月5-6日,由学院主办的“中山大学理论物理研讨会暨李华钟教授从教60周年庆祝会”在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葛墨林院士、冼鼎昌院士,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宁生院士,学院王彪院长、欧阳可全书记、陈敏副院长、杨佩青副院长,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李华钟先生的同事、弟子,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color]
[/size][/font][font=宋体][size=12.5pt][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color=#000000]李华钟教授从教60周年庆祝会于5日上午举行。庆祝会由王彪院长主持。许宁生副校长在会上致辞,他说,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绩,不仅对中山大学而且对中国理论物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许副校长强调,当年以李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大物理人,对我校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成绩,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仍是我们今天努力的目标。[/color]
[/size][/font][font=宋体][size=12.5pt][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color=#000000]今年恰逢李华钟教授八十华诞,许宁生副校长、王彪院长和欧阳可全书记共同代表学院为李教授赠送纪念匾额。[/color]
[/size][/font][color=#000000]

[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    几位嘉宾和李先生弟子先后在庆祝会上发言。南开大学葛墨林院士对李华钟教授给予高度评价,称李华钟先生是我国物理界中经典规范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他组织了我国第一次有关杨-Mills规范场的会议,大大推动了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葛院士还为李华钟教授吟诗一首:“往事回首感慨多,风风雨雨都经过,白鬓鹤颜豪气在,细推物理丛中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冼鼎昌院士,回顾了李华钟教授在非常艰苦的科研环境下做出了影响巨大的工作,使中山大学在粒子理论,特别是规范场理论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研究基地。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吴[/size][/font][font=宋体][size=12.5pt]詠[/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时教授高度赞扬了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养学生方面取得的进步,认为这与李华钟教授当年打下的基础和建立的优良学风密切相关。香港中文大学陈耀华教授回顾了李教授协助杨振宁教授创建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对中山大学基础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华钟先生的弟子浙江大学郑波教授和我院何广平教授,讲述了李教授在学习和科研上对他们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以及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size][/font][/color]
[font=宋体][size=12.5pt][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color=#000000]庆祝会最后,李华钟先生回忆了中山大学物理系从最初只有15人的艰难起步和曲折过程到今天的蓬勃发展,以及自己年轻时候的许多轶事。他说,6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并非一个顺利的过程,但他依然认真地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有非常多难忘而精彩的故事。他还告诫年轻学生和科学工作者做科研要有耐性和吃苦的精神。[/color]
[/size][/font][color=#000000]

[font=仿宋_GB2312][size=12.5pt]   庆祝会结束后,为期一天半的学术报告会正式开始,来自美国、法国、瑞士,以及中国境内外的30多位物理学专家教授,做了17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和规范场理论、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光学、统计物理、金融物理和物理学史等众多领域。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近年研究工作和感兴趣的物理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在会上踊跃发言、提问,会场充满了学术研讨与交流的活跃氛围。(陈娟、女森供稿)[/size][/font][/color]

62桃李 发表于 2012-7-26 08:07

[i=s]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7-26 08:22 编辑 [/i]

[align=center][color=fuchsia][font=隶书][size=42pt][b]李华钟教授荣获[/b][/size][/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red][font=华文行楷][size=6][size=26pt][b]第一届“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b][/size][/size][/font][/color][/align][color=#000000][font=宋体][b][align=center]
[/b][size=12pt][b][url=http://spe.sysu.edu.cn/spe/index/shownotice.asp?id=1921##][color=windowtext][font=宋体]中山大学理工学[/font][/color][color=windowtext][font=宋体]院[/font][/color][/url]-[/b][/size][font=宋体][size=12pt][b]信息与公告            [/b][/size][/font][size=12pt][b]2009-11-11[/b][/size][/align][align=center][/font][/color][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b][/size][/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font=宋体][size=3][color=black]黄达人校长为李华钟教授颁奖[/color][/size][/font][/size][/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b][/size][/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font=宋体][size=3][color=black]李华钟教授获“卓越服务奖”[/color][/size][/font][/size][/font][/align]
[align=left][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    11[/b][/size][/font][/color][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月10日[/b][/size][/font][/color][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上午,第一届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颁奖仪式在梁球琚堂隆重举行,李华钟教授获此殊荣,黄达人校长为李华钟教授颁奖。学院欧阳可全书记、教师代表和李华钟教授的部分学生参加了仪式。
[/b][/size][/font][/color]

[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    李华钟教授1951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为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198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先后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基本粒子理论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广东省分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b][/size][/font][/color]

[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    李华钟教授作为我国70年代规范场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其研究在当时具有国际前沿地位。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高教科技进步一等奖。
[/b][/size][/font][/color]

[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    李教授是我国物理学界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活跃参与者,在80年代,李教授出访欧美加澳等15个国家的著名大学、科研所等35所,作学术报告32场。八九十年代,李教授协助杨振宁教授创办了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为我校基础学科筹得科研和教育发展经费3100多万;九十年代初,李教授筹款建立中山大学老人活动中心。李教授在任物理系主任期间,致力于为教职工办实事,是一位敢说敢做,能说能做的决策者,他组织建立国内前列的粒子理论研究室;支持组建得到国际同行公认的引力波探测实验室;建立了国内基础物理显示实验室;在八十年代初领导物理系开展科技服务创收,建造了36套周转房,极大地缓解了年青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这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创举性工作。[/b][/size][/font][/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b][/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                                    [size=3]李华钟教授获奖后与部分领导、同事、学生等合影
[/size]
[color=maroon][font=楷体_GB2312][size=16pt][b]    李教授在中大服务逾50年,参与见证了中大的历史,此奖项是学校对他竭诚服务的最高褒奖。(院办陈娟)[/b][/size][/font][/color][/align]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X1.5 Archiver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