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流光涵旧影铜镜鉴古风
查看: 827|回复: 0
go

流光涵旧影铜镜鉴古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1#
发表于 2012-4-21 00: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res13_attpic_brief.jpg
      汉代“多贺中国人民富青铜镜”

      羊城晚报记者 施用和
  通讯员 叶伟华
  铜镜,在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中国人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许多铜镜造型美观、纹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同时期铜镜形制特征的演变,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4月18日《鉴影涵形·照面映花———武汉博物馆馆藏铜镜展》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先秦、两汉、魏晋、隋唐、五代宋金元和明清六个历史时期共155方铜镜在越秀山镇海楼今昔阁亮相。其中“多贺中国人民富青铜镜”和“鲁诗铭文重列神兽青铜镜”两件一级文物引起众多文物爱好者关注。
  汉代“多贺中国人民富青铜镜”纹饰华美,典雅高贵。镜子的外缘有一段隶书铭文:“云雨时节五谷熟,青盖作竞(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铭文中的“四夷”指的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与“中国”一词相对应的。这一段铭文,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希望通过铸造铜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幸福的思想。
  而另外一面铜镜“鲁诗铭文重列神兽青铜镜”体现的则是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它的镜缘有一圈隶书铭文,据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罗福颐考证,这段铭文与《诗经·卫风·硕人》章略有差异,是我国失传1700多年的“鲁诗”。
  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齐、鲁、韩、毛”四家。在《诗经》成为西汉官学后,以“鲁诗”传授最广。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注后,“毛诗”兴起,另外三家逐渐衰落。到南宋时“齐、鲁、韩”三家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都是“毛诗”的传本。有学者通过与《左传》中的“引诗”相对照,认为“鲁诗”应是四家中最接近先秦诗义原貌的。唐代著名的经学家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也认为“三家不得其真,而鲁诗近之”。
  唐代是我国铜镜史上第二个黄金期,本次展览展出的一块唐代“真子飞霜青铜镜”就是其中的珍品。这块“真子飞霜镜”因刻有“真子飞霜”四个字而得名。镜上刻着一人坐于竹林中抚奏的场景。还装饰有荷叶、龟、凤凰等图案。
  对于“真子飞霜镜”镜内的故事内容,尤其是“真子飞霜”四字的理解,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清代钱坫在《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里写道:“真子当是人名,飞霜是操名。”镜中坐于竹林中抚琴之人名为真子,而其所谈弹之曲名为飞霜。但著名的文物研究者滕延振却认为“真子飞霜镜”是女子陪嫁妆奁的一种,纹饰中的弹琴者和凤凰左右并列,有“琴瑟调和”之意;荷叶及龟,正合“花好人寿”之意。
  学者朱江指出:“真子即真孝子的简称,飞霜当是古琴曲调十二操之一的‘履霜操’的别称,整个镜纹的内容反映的是尹伯奇放逐于野的故事。尹伯奇是古代有名的孝子,所以“真子飞霜镜”反映的当是古代的忠孝观念。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真子飞霜镜”从纹饰、内容的表达来看,与当时道教思想相关。“真子飞霜”中的“真子”,是指“玄真子”,“真子飞霜镜”描绘的是仙人弹琴,超然尘世的道教场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有其道理,看来这枚铜镜引发的学界争论还将持续下去。
  铜镜的制作工艺从4000多年前萌芽,经过两汉、隋唐的两次大发展,到了明清其形制与工艺皆变得因循守旧。清代后期,在日常生活中,铜镜终于被更为实用的玻璃镜取代,铜镜从此进入了历史的角落,作为一件件艺术品在博物馆中向人们讲述曾经的故事。
  该展览将持续到7月2日。

施用和、叶伟华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7-2 14:42 , Processed in 0.10125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