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原50中校友园地 三哩岛事件后,美国31年不建核电站
查看: 2291|回复: 0
go

三哩岛事件后,美国31年不建核电站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196 小时 
威望
1155  
金钱
2857  
最后登录
2012-1-23 
阅读权限
帖子
1709 
精华
积分
1155 
UID
6902 
1#
发表于 2011-5-27 08: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导读]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民众对核电的信心受到重创。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三哩岛核电站。



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到三哩岛事故现场视察,大批记者围观。南都资料图

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调查发现,除设备本身的问题外,事故的发生与一些人为操作失误有很大关系,而且事故产生的重大破坏力量主要在反应堆内,对于外界的辐射出乎意料地小,但此次事故使民众对核电的信心受到重创。

受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近日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件,引发各界对爆发一场核灾难的担忧。实际上,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类似的核危机曾不断上演,1957年的温德斯凯尔核电站事件,让核电持续几十年都是英国的“政治雷区”,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酿成的重大灾难则让世人“谈核色变”。不过,有媒体评论称,这次日本爆发的核危机更像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件”的重演,那年三月,人类经历了核能发展史上第一起炉心熔毁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美国人对核能安全性的认知深受影响,之后30余年,美国都没建起新的核电站。

三哩岛“一夜成名”

在1979年之前,几乎很少有人听说过“三哩岛”这个名字,但一场危机让这座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核电站一下子闻名世界。在那场持续一周的危机中,世界的目光被定格在哈里斯堡(宾夕法尼亚州首府),记者们喧嚷着涌入该地区,有人发誓说他看到辐射物像水珠一样从反应堆建筑物的一侧渗出、滴落。工程师们在全力对付复杂的核技术难题,世界则屏住呼吸静观其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要从1979年3月28日说起。那天凌晨4时许,三哩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突然一片慌乱。原来,反应堆二次回路冷凝水泵出现故障,由于两天前维修时的一个出水阀门没有打开,反应堆的冷却水不断流出,但一时间没人察觉,而系统自动添加高压注入冷却水不久,却被控制人员错误地关闭阀门给挡了回去。这一系列失误造成的结果就是反应堆堆芯冷却水逐渐丧失,部分燃料棒锆包壳和铀燃料熔化,大量放射性物质,特别是氙、氪之类的气体与碘一起从反应堆释放出来,并有少量放射性物质随部分冷却水的泄漏而释放。

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的反应是迅速的。当日上午7时45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设在宾州普鲁士王市的办公机构接到消息,15分钟后,该机构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总部发出警报,其行动中心动员起来,并派出一队人员前往出事地点。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环境保护署也动员各自部门的反应部队。9时15分,白宫接到了通知。11时,所有无关人员被要求撤离核电站。一场美国史上前所未有的核危机逐渐拉开帷幕。

恐慌情绪蔓延到整个美国

最初传出的信息是模糊而矛盾的。运营三哩岛核电站的公司称局势可控,但该地所属市的市长办公室官员在向白宫报告时却表达了对形势恶化的担忧,甚至担心发生氢气爆炸。在距离核电站10英里外的哈里斯堡,宾州新州长正为是否马上将可能受到影响的60万民众转移而苦恼,助手们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不一。在100英里外的华盛顿,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官员也很焦虑,他们迫切需要可靠的信息,以便引导地方官员,并向总统提出建议。

如果说前48小时低估了事件的危险性的话,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随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发布关于核泄漏危险性的报告。正是在该机构的建议下,30日,宾州州长下令核电站方圆5英里内的孕妇和儿童撤离,10英里内的学校全部关闭,很多人举家出逃到12英里外。全美国为此震惊,附近有核电站以及在建核电站的城市,民众纷纷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首都华盛顿到处是反核标语。

作为一名核工程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得到消息后并没有慌张,他派核管理委员会的一名官员代表他去了哈里斯堡。但随着美国媒体和国际媒体连日来将三哩岛事件作为头条新闻报道,一些著名的美国媒体人开始用“恐怖”这样的字眼描述该事件,还称“情况会更加糟糕”,4月1日,卡特亲自视察三哩岛核电站。就在这次视察后不久,美国的各路专家得出一致结论:氢气爆炸基本上不可能,危机基本解除了。大家虚惊一场。

民众对核电的信心受重创

事后调查发现,除了设备本身的问题外,三哩岛事故的发生与一些系列人为操作失误有很大关系,而且事故产生的重大破坏力量主要在反应堆内,对于外界的辐射出乎意料地小。以在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碘的影响为例,它比之前的预想小得多,只有核管理委员会假定的三千分之一,居民所受辐射剂量如此之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到1980年4月,核管理委员会裁定,三哩岛事故不是一次“非常核事故”。

尽管三哩岛核事件没有造成一个人死亡,也没有导致核电站被毁,但该事件的影响巨大。不考虑诸多赔偿,三哩岛电站仅二号堆的总清理费用就达10亿美元,而一号堆尽管可以使用,却在此后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电站不得不向邻州,甚至一度计划向加拿大购买电力以维持当地居民供电。电站所属的公司1979年的收入下降31%,保险公司截至1980年2月对因事故遭受损失的人的赔偿已达1.3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哩岛事故,民众对核电的信心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核泄漏和核武器试验使得普通美国人对核辐射产生强烈担忧,核电和核能成了一个备受批评和攻击的议题。在当时,核能和核电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毕竟在经济上它相当便宜,而且,核能使得美国部分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严重依赖。但三哩岛事件后,卡特的顾问们不得不屡次提醒卡特,如果发表赞许核能的讲话,无异于政治自杀。这时,曾经拥护核能的人士也纷纷闭口,美核管理委员会匆忙宣布暂停颁发新的核电站营造和运行许可证。1979年底,卡特表明政府态度:“核能应当作为最后一种可供选择的能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哩岛核电站成了反核运动的“集结号”。正是从1979年起,美国方兴未艾的核能产业一下子变得“功能失调”起来,尽管后来不断有人宣传“核能复苏”,但31年来,美国都没建起一座核电站。

名词解释

三哩岛事故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州三哩岛(T M I)核电站事故。三哩岛压水堆核电站发生了堆芯熔毁的严重事故,一座反应堆大部分元件烧毁,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情持续了36小时。

三哩岛的核反应堆外面有护罩,当核燃料熔毁时,保护系统会自动紧急抽注大量的冷却水灌注入护罩内,将护罩内部淹没。因此三哩岛的核能事故虽是最严重的核燃料熔毁事故,但其放射能外泄量实际上微不足道,对环境和居民都没有造成危害和伤亡,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放射性影响。

整合:南都记者 许方健 李春江 实习生 朱泽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请注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5 05:54 , Processed in 0.0847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