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孩子失联,我们该反思什么?
查看: 930|回复: 1
go

孩子失联,我们该反思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544 小时 
威望
4261  
金钱
3288  
最后登录
2019-5-20 
阅读权限
帖子
2148 
精华
积分
4261 
UID
17748 
1#
发表于 2014-10-14 1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孩子失联,我们该反思什么?

过去一周,“找孩子”成为佛山人热议的话题,而两天内两起“初中生失联风波”也使佛山备受瞩目。令人欣慰的是,桂江一中13岁女生在失联18.5个小时后被网友寻回,而失联达50个小时的南海区叠滘中学男生陈家乐也自行骑车回到家中,让人虚惊两场。

据了解,目前两个孩子都状态良好,情绪平复,并已回到学校,重回正轨。


故事尽管落下了帷幕,亲们是不是还隐隐觉得有点不安?毕竟,很多人都有孩子,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主动“失联”?又该怎么防范?

在这个夜晚,我们几个小编聊了会儿天。内容有点长,读读吧,或分享给别人,肯定能有收获。

1.孩子“失联”的背后……

小霍:佛山两“失联”孩子,一个因上学迟到怕老师、家长责骂而出走,另一个因升学问题与家人起争执,独自骑车至江门打算找工作谋生。现实中孩子出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与父母有关:父母重男轻女,父母再组织家庭致使孩子缺乏关爱,父母不和将孩子成为出气筒……

心理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单亲家庭最为严重。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失联”问题上承担着最为重大的责任,动辄责怪甚至打骂小孩,会让对方没有归属感;小孩遇到挫折后,不能客观分析小孩的问题,反而以责怪,都容易让对方走极端。

有意思的是,孩子主动“失联”的动因都是小事,佛山之前就发生过很奇葩的孩子主动“失联”案例,四女孩一起离家出走,其中一人称原因是“家里重男轻女,对她关注非常少,不想留在家里”。

小夏:在原因方面,学校“出镜率”也颇高。这并不意外,毕竟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主业,是每天生活的“主旋律”,个人情绪也往往被成绩、老师评价、同学关系等所左右。

佛山俩“失联”的孩子,都是在上学途中突然“失联”,而全国各地孩子们自行“消失”的剧情也大致相似——有人因为学习压力“躲”了一天,有人独自去游玩“散心”,有的干脆去外地打工“追寻梦想”……

不知为何,“学校”二字总让相当比例的中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在那里,他们可能面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可能会被批评、被比较,甚至被否定。尽管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为学生“减负”,倡导素质教育、快乐学习,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没能在学校里感受到足够的轻松和快乐,而这也成为中学生主动失联的重要推手。

小唐:我关注的是,主动“失联”的孩子群体中,很大部分是留守孩童。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出走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必然会对那个“吸走”其父母的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无法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有很多孩子并没有与父母发生矛盾,他们主动“失联”只是想出去转一转,看一看,玩一玩,碍于父母不同意,就只好不辞而别。

  此外,“失联”的孩子正处于多梦的年纪,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在幻想与好奇心的促使下,他们往往选择轻易出走,全然顾不上外面世界的危险和成人世界的复杂。此外,一些文学作品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将主动“失联”描述得丰富多彩,对孩子们也是个误导。

2.孩子们为何主动“失联”?

小霍:心理学上,人的基本防御手段只有两种,要么躲避,要么攻击。小孩遇到困难,动辄以“失联”来应对,其实是抗挫折能力较弱的表现。遇到问题就选择出走,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给予了过多的保护和关注,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导致小孩抗挫折能力孱弱,未能跟上成长的脚步。

小夏: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最让人“不省心”。我们以往常说,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学坏,比较叛逆,让人提心吊胆。这也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关怀和温暖,可问题是,孩子们的情绪“疏导通道”并不畅通。

佛山两起中学生失联案例,其中一个父母工作忙,对她缺少关心;另一个想在初中毕业后读职中,却遇到了母亲的反对和施压。两个故事中,家人和学校老师作为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却只给孩子造成了压力,并没有提供疏导压力的通道。

用“失联”这种方式,看起来是熊孩子不懂事,却往往是他们的无奈之举。这提醒家人和老师,是不是应该收起板着的面孔,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小唐:此外,这种病毒式“找人”传播,有助于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家长和公安人员早日找回孩子,但客观上也让“失联”一词进入不少中学生的眼帘,甚至会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他们看到“失联”后会引起如此反响,下回自己遇到挫折,也可能进行效仿。

  每个关注孩童“失联”的人,都应该看到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一次转发,就有可能是一次效仿,所以应尽力避免孩童和未成年学生对主动“失联”进行复制粘贴。

3.如何防范?

小唐:防范主动“失联”,关键的一步是孩子本身的锻造。如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家庭秉持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老掉牙思想,为孩子提供了“小皇帝”般的待遇,对孩子其实百害而无一益。

  国外早已用各种方式对小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英国的学校重视“接受失败”学习,让学生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思想,了解“失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日本下雪的冬天,孩子们依然穿短裤上学;俄罗斯的街头和广场,很难见到大人抱孩子或背孩子。要防范孩童主动“失联”,关键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家长切忌娇宠溺爱,老师也要下意识小培养孩子的抗压、吃苦、度过挫折能力。

小夏:孩子们在选择“失联”的时候,往往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小孩在回家后,发现爸妈手机响个不停,才知道自己的一时冲动让家人奔波、绝望。各地的中学生失联案例中,有人独自去见网友,有的沉浸在网吧,有的在KTV过夜——天真、单纯的孩子们,远远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机智”地强调这种伤害和危险,是必须补上的一课。只有孩子们意识到“失联”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伤害,才有可能跟它划清界限。

小霍:孩子虽小,但也渴望尊重和理解,沟通与关爱。父母若能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多去理解孩子所处的状况,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就能有效避免孩童“失联”

一位妈妈在得知自己念中学的女儿怀孕后,并没有进行责骂,而是说“发生这事,原因都在妈妈身上,妈妈没有告诉你怎么去保护自己”,避免了“失联”发生。

最后,若小孩真的发生失联事件,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人也要尽量理解孩子,尤其是家长,多给小孩空间,静静地陪伴,用爱打开小孩的心扉,必要时寻求社工帮助,“失联”才不易发生。


文/唐金凤、夏振彬、霍泽凯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2#
发表于 2014-10-14 17:53 |只看该作者
章鱼小丸子 发表于 2014-10-14 10:35
孩子失联,我们该反思什么?

过去一周,“找孩子”成为佛山人热议的话题,而两天内两起“初中生失联风 ...

其实孩子扭计失联-直都存在,家长和孩子都好多时"老鼠钻风箱".记得80年代大女中学时爱长头发,但又烂瞓猪日 日无时间打理老师责备家长,家长按住剪佢"屎塔盖".換了如今实逃走失联,只是那时孩子不刁社会治安还没如今凶险.如今孩子又识嘢唔少外面又危机四伏,"钻风箱__两头受气"依旧,梗担心失联啦.总之有细路,防不胜防家家自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11-18 08:30 , Processed in 0.06778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