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60万人佛山“行通济” 现场成最壮观“风车展” [打印本页]

作者: 62桃李    时间: 2012-2-7 14:23     标题: 60万人佛山“行通济” 现场成最壮观“风车展”

                                               来源:羊城晚报                                     2012-02-07

“ 行通济”, 抛生菜,讨吉利 何奔 艾修煜 摄

羊城晚报佛山讯 记者张闻、黄晓晴、景瑾谨报道:正月十五的佛山注定彻夜难眠。行人摩肩接踵,手里举着风车,嘴里默念着“行通济,无闭翳(无烦恼)”,再捎上一把“盛意菜”(生菜),几十万人浩浩荡荡走过通济桥,讨一个“九出十三归”的吉利兆头……2 月6 日晚, 佛山持续近400 年的民俗活动“行通济”吸引数十万人潮,人们祈福在新的一年“顺风顺水”。据佛山市禅城区官方统计数字, 截至2 月7 日凌晨,佛山今年元宵“行通济”总人次已达60 万人。
人流堪比春运高峰
2 月6 日下午5 时左右, 记者赶到现场时,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救起小悦悦的好人陈贤妹、省市领导、慈善个人和团体组成的19 个方阵正浩浩荡荡体验“行通济”。
“我儿子、媳妇、孙子都在佛山,希望我能在佛山找到一份工作。孙子能在佛山顺利上学。”陈贤妹告诉记者,自己依然对佛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祝福每个人都身体健康,有班上,有饭吃,希望每个人都善良。”
晚上8 时, 佛山通济桥迎来第一个人流高峰。450 只灯笼和探照灯交相辉映,通济桥牌坊在照耀下尤为醒目。人们高举着金色的风车,形成数百米的“金龙”绵延不绝,规模堪比“春运”高峰。记者看到,“行通济”的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一些父母让孩子骑在脖子上,许多小情侣手牵着手。
老外惊呼“中式狂欢节”
8 时10 分左右,一群外国人出现在人群里,这是英国梅德韦市政府代表团以及美国、澳洲等国的20 多位国际友人。“Itis very good ,I like it.(这真的很棒,我很喜欢)”,代表团的戴维斯先生惊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就对中国文化着迷,但从没见过这么多人的过桥仪式,“这简直就是中国的狂欢节”。戴维斯还很喜欢“行通济”过程中有那么多志愿者和慈善箱,“在英国,我们会有这种形式,但我没想到中国也有。”
从2 月6 日14 时30 分至2 月7 日零时30 分, 据佛山市禅城区官方统计数据,佛山“行通济”人次总共达60 万人。
广东最壮观“风车展”
“行通济”的风俗不断转变,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风车逐渐成为“行通济”的必备品。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十万市民特别是年轻人, 拿着各式各样的风车, “行通济”或许是广东最壮观的风车展览。
通济桥附近售卖的风车种类也多得出乎意料, “每年我都进5000 个风车,全都能卖完呢”, 风车摊主陈姨5 年前开始在每年“行通济”时来卖风车,现在已经是进货量最大商户之一, “开始是朋友让我来帮忙的,后来我看这个这么赚钱,自己也出来卖”,今年,陈姨一口气要了5 个摊位,把放假在家的几个孙子都叫来,“小风车进价3 元,卖10 元;大风车进价5 元,可以卖到15—20 元”, 陈姨笑呵呵地说,每年光是“行通济”这一天卖风车,她就可以净赚2000—3000 元。
卖了3 年风车的商户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政府给了1400 个摊位,其中大部分摊位都是卖风车的,从晚上7 点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平均每一秒就能卖出一个风车。”
数百年民俗始自明朝
“行通济” 是佛山数百年传承的一项民俗活动,确切起始时间已不可考证。据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推测,“行通济”极有可能是明朝天启五年(1625 年)以后佛山逐渐兴盛的习俗。她介绍,佛山通济桥所在之处原是“佛山涌”,明朝户部尚书李待问回到佛山,发觉木桥年久失修,遂与其兄号召乡邻捐资,修筑石木拱桥。桥通后,佛山与周边互通有无,手工业也逐渐兴旺发达,民众也用“行通济”祈福新的一年“顺风顺水”。“行通济” 建国后曾一度停止, 改革开放后又兴起,2000 年—2001年,佛山市政府重修通济桥,正式恢复该民俗,更融入了“慈善”等新元素。

作者: 62桃李    时间: 2012-2-7 14:28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2-2-7 14:50 编辑


梁玉嵘与禅城国际友好城市——英国嘉宾合唱粤曲《欢乐年年》

诗人朗诵

幸福相 约情意岭南电视直播晚会

元宵夜,70万市民行过通济桥



  一位女生用烟花画出了一个心形。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右三),副省长雷于蓝(左二),市委书记李贻伟(右二),市长刘悦伦(左一)一行穿过通济桥。

黄百鸣手举风车行通济。(图片来源网站)



元宵节,甜蜜蜜“行通济”。


昨晚10时20分左右,行通济人群人山人海。/佛山日报记者孙海庆摄


行通济的人们如潮水一般。


作者: yukokcho    时间: 2012-2-7 19:06

62桃李 发表于 2012-2-7 14:28
梁玉嵘与禅城国际友好城市——英国嘉宾合唱粤曲《欢乐年年》

诗人朗诵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2-7 21:43

咁多人嘅地方我怕怕。唔知站长又冇去行?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2-7 23:01

     昨晚,记起一年前曾发帖子欢迎大家来参加“行通济”,但感兴趣的校友不多,所以想先亲身体验一下,明年再发出邀请。但是,尽管民间流行说,行通济,一定要连行三年,我想我是不会再去了。
     从往年的交通封路情况来判断,人最多的时间应该是晚上9点多。但有些传说说,最佳的时间应该是在午夜12点正走上通济桥。我从来不迷信,也不相信走完通济桥,就没有烦恼这回事(民间流行的口号是:行通济,冇闭翳。),只是作为一种体验而已。因此,并不在乎时间的问题。
     我选择在离通济桥不远的莱茵阁西餐厅吃晚饭,其实也说不上吃晚饭,因为中午和瞿伟民夫妇出去吃午饭,已经吃多了,肚子并不饿,只是在那里等待天黑而已。
     七点半左右,路上开始出现了人流,我立即出发。不到5分钟,顺着人流从同济西路来到了普澜二路,如果往右走多一两百米,就是通济桥了。但是,人流管制措施规定要从桥的另一个方向上桥。通济桥,只是一条10多米长的小石桥,装饰的意义大于实用的意义。所以,即使规定是从桥的另一个方向上桥,我也没有想到这么一绕,几乎把我的脚走断。
      顺着同济东路走到金鱼街,前面一块牌子写着:往左前往通济桥,450米。我对方向有点纳闷,但相信450米不会有错,所以鼓起劲继续走。当走出金鱼街,来到普君路的时候,又是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往通济桥,4200米。我崩溃了,刚才一定是看少一个零了。因为天黑路灯暗,一路还要躲那些卖风车、生菜的小贩,让路给那一群群前呼后拥的年轻人,小心别踩着脚下那些比杂草高一点的小孩,刚才一段路,已经开始令我感觉有点累了。
     总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啊!我硬着头皮往前走。一路走一路想,花那么大力量组织的一个活动,只是给人在黑夜里匆匆赶路的感觉。昏暗的街灯,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沿路的商店都被要求关了门,只有小贩在人群里兜售那几块钱一个的风车,政府的税收也是没指望的。这么一个大型的活动,除了迷信,大部分人想必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文化遗产的感染。
     前行的队伍突然停下来了,然后再以每分钟十小步的速度前进。指示牌显示,离通济桥还有1000米,拥挤的人群让你没办法看路,不时踩到一些塑料瓶子、纸盒和其它垃圾,但根本不敢、也不可能低下头来看清楚是什么。队伍中间,不时发出一阵呼叫,不知道是为了提神,还是发泄不满。
     终于,突然眼前一亮,通济桥到了,就像在黑暗中看见了太阳一样,人们的脸上突然有了表情。人们纷纷举着手机、照相机,拍照着前面人手里的风车(当然,风车不时他们想拍的东西,只是没办法)。我毫无感觉地过了桥,看着人们把手里的生菜扔向一棵摆在大池当中的巨大瓷器生菜,回到了两个小时前出发的地点,后悔着怎么会愚蠢地凑这种热闹。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