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谁尿了香港的优越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4-4-24 02:20     标题: 谁尿了香港的优越感?

转贴014-04-23

[url=]
[/url]

[url=]中环陆羽茶室[/url]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女童的尿脏了地面,而是在于尿到了港人的优越感。改革开放之后,包括港人在内的大举投资,有效地激活了内地经济,其发展之迅猛远超港人的想象。


  这两天内地女童的一泡尿让一群香港青年义愤填膺,他们不惜以多压少,让一个二岁女童哇哇大哭,他们真是讲究文明卫生?如果真是那样,那还不如主动掏出手帕把滴在地面上的童女尿擦干净,让那对内地夫妻感动得涕泪纵横、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几天,大陆女童的一泡尿激发了两地成千上万人的口水战。事情的细节早已经有完整的视频呈现,笔者也不想细说,只是好奇这么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怎么引发如此之大的反响,几乎可以称为“史上最牛的一泡尿”。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女童的尿脏了地面,而是在于尿到了港人的优越感。改革开放之后,包括港人在内的大举投资,有效地激活了内地经济,其发展之迅猛远超港人的想象。


  无论是富裕水平还是发展前景,内地不少城市已经紧逼香港,尤其是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以及之后的政策开放,都可能极大地压缩香港的成长空间,甚至取代其国际大都市地位。香港的衰落无可避免,几年前笔者与香港的一位高官私聊,他就承认这一点,香港发展除了炒地产,没有其他支柱。


  香港前几大首富的资产中,内地资产的比重与日俱增,同时,大陆的不少富豪也选择了移民香港。当然,香港衰落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大的阻碍,换一个移民目的地易如反掌。


  现在看来,香港内地财富与人员的双向流动,对于地域辽阔的大陆而言好处自不待言,但是对香港一个弹丸之地,则顿时显得捉襟见肘。


  香港社会原本有着相对稳定的阶层流动,上层、中产与平民之间维系着一种隐性平衡。尤其是港人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一些绅士文化也流进港人的血液,所以整个香港的文明、法治程度都是华人社会的典范。


  但是,大量内地富豪与人才的加入,打破了香港原有的社会财富结构,更让港人的心理结构失衡。在原有的阶层流动上,哪怕是穷人的孩子,只要接受良好教育、用心打拼就能逐步成为中产,乃至进入上层社会,但是内地富豪乃至土豪以及优秀人才的蜂拥而至,直接让港人的阶层流动失序。


  一方面,不少移民的内地富豪(土豪)的原始积累是从野蛮生长而来,不排除有些资本就是带着血泪,这种财富增长与香港信奉的一些理念相冲突。一些土豪带去的土豪作风更是刺激了港人的情感,港人的优越感在挥金如土的富豪面前无力招架——其实,香港本质上还是一个功利乃至势利的社会。


  另一方面,不少优秀人才成为新香港人,加剧了人才的竞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只有六百万人口的香港,如果只依靠纯血统的人才,那么香港的衰落早就到来。但是内地有13亿人的背景,只要一点点比例的高智商人口就可以PK香港本土学生,比如通过高考进入香港高校就读的学生,随后留在香港就业,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本地人的就业。


  当然,港人没法直接抱怨富豪和优才,于是第三股可以成为标靶的人群就出现了,那就是内地游客。


  本质上而言,内地游客对港人而言是有百利才有一害。为什么?因为游客给香港带来巨大的消费,同时带来更多就业和发财机会,而且他们不会留下来与港人竞争。


  也就是说,根本利益上他们双方没有本质冲突,但是为什么大量矛盾反而发生在这二个群体上,比如奶粉事件居然让一些港人称大陆游客为蝗虫,比如一些游客地铁进食这种小细节都让港人纷纷讨伐,其实这都是表象。


  港人与游客的冲突关键不在于这两个群体,真正让港人不安焦虑的是移民的内地富豪和优秀人才,他们在争夺本土港人的生存资源,正在让港人原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港生的平均智商会比这群精挑细选地的内地高考优等生更强吗?香港的中产能够依靠自己打拼追赶上内地富豪的资产吗?如果说上层社会的名额有一万个,那么如今有五千个已经让内地富豪与优才占据,剩余的五千个就让六百万港人竞争吧,难度是不是提高一倍?


  新鲜港人与本土港人的融合恐怕要一二代人才能实现,如今矛盾会是主流的相处方式。


  虽然港人明白自己真正的焦虑是缘于那些留驻香港的内地人,但是,受过西方教育的他们是不可能站出来反对这两个群体,那是羞于启齿的,也是很不明智的。不过,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需要发泄出去,于是内地客的不文明行为就频频成为切入口,港媒也热衷于挑动这种情绪。


  这两天内地女童的一泡尿让一群香港青年义愤填膺,他们不惜以多压少,让一个二岁女童哇哇大哭,他们真是讲究文明卫生?如果真是那样,那还不如主动掏出手帕把滴在地面上的童女尿擦干净,让那对内地夫妻感动得涕泪纵横、羞愧得无地自容。


  他们没有这么做,这些兴奋的青年采取了拍照,采取了呵斥,采取了阻拦婴儿车,甚至采取了激怒这对夫妻的手法。何以故?这是积累已久的情绪发泄,拍照是要取证,是要传播,是要嘲弄,要用内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来佐证港人所剩不多的优越感。


  在假想的观念中,这些青年把憋不住尿的女童和那些进入香港主流社会的富豪、优才画了一个等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标签——都从内地来的。只有这样,这群青年乃至更多港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安慰:原来我们比你们文明,比你们更有素质,我们优于你们。


  只不过,在亢奋之余,他们忘了,即便是西方社会的文明标准,拍摄女童的私处是比随处小便更让人不能接受的行为。更重要的还在于,连一泡童女尿都不能容忍的香港社会,其残存的优越性已经无需再尿了。(禅宗七祖/一财网)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4 12:07

我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但不认同父母让小孩随地大小便是鸡毛蒜皮的事。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4-24 13:44

经历 发表于 2014-4-24 02:20
转贴014-04-23
中环陆羽茶室

文章射中矛盾标靶的外壳,深层矛盾及犯众憎的表象无日无之,香港人对香港坚守的绝望才是群情汹涌的焦点.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4-4-24 13:52

一尿冲起千层浪。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4-4-24 14:12

香港演藝界掀起的「無厘頭」文化在腐蝕着港人的內涵,是沒落心態。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4 14:39

依慈 发表于 2014-4-24 13:44
文章射中矛盾标靶的外壳,深层矛盾及犯众憎的表象无日无之,香港人对香港坚守的绝望才是群情汹涌的焦点.{:1 ...

或许真的要关上大门才能平息这种日益剧增的矛盾?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4 14:47

LiDeJi 发表于 2014-4-24 13:52
一尿冲起千层浪。

双方都不“洁身自爱”。我常常看到那些在众人出没的地方大小便的人就觉得很讨厌,难道他们一点廉耻都不知道吗?广州的公厕还不够完善,有时候特殊情况下忍无可忍也还情有可原,但香港的公共卫生间还是完备的,所以那对父母真的应该带小孩去卫生间,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才拼命去抢人家的手机,生怕自己被曝光。不过,那帮香港人的面目也确实可恨。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4-4-24 15:29

      一财网属于《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属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实际上是中国的官媒。经浦发银行介绍,《第一财经》的记者采访过我,给我的印象,是群连国内银行流行的金融产品都不知道的混混,实在不敢恭维。
      中国人的坏毛病之一,就是永远都不认错。本来很简单的事,让小孩子在闹市显眼的地方大小便,不管你说一千道一万,都不是一件正确、合理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同胞就是不肯认错,却要去追究人家的态度,现在还不止,还要去追究态度的成因,就如同拉不出屎,去研究石头形成的年份一样。难道认一句错很难吗?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4 16:14

中港富人联手数钱,两地穷人频频对骂
——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是这么说的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4-24 16:25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4-4-24 15:29
一财网属于《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属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实际上是中国的官媒。经浦发银行介绍, ...

历代宗亲躲在各款石头下灵上身.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4 17:22

本帖最后由 橡草 于 2014-4-24 19:48 编辑
如梦令 发表于 2014-4-24 14:47
双方都不“洁身自爱”。我常常看到那些在众人出没的地方大小便的人就觉得很讨厌,难道他们一点廉耻都不知 ...

       好彩你在香港人前面加上“那帮"兩字啫!我是不認同他們的做法,欠缺文明和禮貌!對待游客更加要不得,作為我只能從自己做起,從子女做起!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絕對不會做出缺德的行為。我有時不少心,貪順口講半句助動詞,就被他們群起而攻之,一家之主都無面畀!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4-4-24 18:56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慢慢等吧.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4 20:13

经历 发表于 2014-4-24 02:20
转贴014-04-23
中环陆羽茶室

希望這泡尿,不要噴到彈丸之地的香港,應該尿在美加澳紐,揚威國際罷!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4-4-24 20:51

橡草 发表于 2014-4-24 20:13
希望這泡尿,不要噴到彈丸之地的香港,應該尿在美加澳紐,揚威國際罷!

按说,一位2岁的幼儿内急当街撒尿,即便搁在大英帝国首都伦敦的唐宁街上,也断然不会引起哪位英国贵族大惊小怪。相信英格兰绅士大都会恪守“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的道德金律,他们肯定不会跟一个带着幼儿的母亲过不去,哪怕对这位“低素质”的母亲放纵幼儿当街撒尿感到厌恶,也断然不会拿出录影设备,把幼儿便溺的景象录制下来欣赏或放到自媒体上加以扩散。也相信没有哪个对中国有仇的西方人,会病态到拿一泡中国的童子尿大作文章,来指斥中国人“没素质”。

    可恰恰在英国的前殖民地香港,对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却有高素质的港人小题大做,不仅要将陆客幼儿当街便溺的事实录下来公开示众,而且,还因为港媒的大牌记者闾丘露薇事后推波助澜,在拥有343万粉丝的新浪微博上,以局外人身份夸大事实进行报道和评论,终于将一起鸡毛蒜皮的小事,整成一场港陆网民互相交换口水的大规模对骂。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4 21:24

本帖最后由 橡草 于 2014-4-24 21:30 编辑
经历 发表于 2014-4-24 20:51
按说,一位2岁的幼儿内急当街撒尿,即便搁在大英帝国首都伦敦的唐宁街上,也断然不会引起哪位英国贵族大惊 ...

多謝大俠提醒,鳳凰衛視是港媒。閭丘露薇是港人,經過百度一吓,温故知新!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性华语卫星电视频道。前身是星空传媒旗下的卫视中文台,于1991年开播。其后,卫星电视有限公司被新闻集团收购,随即进行改组,并引入刘长乐和陈永棋等人作为投资人。于1996年3月31日拆为的凤凰卫视(对大陆和香港广播)和卫视中文台(只在台湾广播)两个卫视。

凤凰卫视的主播来自于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地区。凤凰卫视是华语媒体中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是中国大陆地区少数几个获得落地权的境外电视媒体。凤凰卫视总部位于香港,大陆中心在深圳。凤凰卫视在香港取得的只是“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牌照”。

该台并不以香港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虽然凤凰卫视于2011年3月28日设立香港台,但其主要目标对象是全世界包括海外华人观众。在中国大陆地区,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特许服务(境外频道)模块收看凤凰卫视。其中6个频道,通过卫星直播平台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业务除卫星电视外,还包括数码广播、平面媒体、教育产业和广告等业务。[

[2]闾丘露薇于1969年9月19日出生于上海,幼年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母亲前往海外定居,她与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在周末偶尔会前来探望。在1982年小学毕业后,闾丘露薇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华东师大第二附中。在校期间,不但学习成绩很优秀而且十分活跃,曾任学生积极分子、宣传部长,初中开始即加入上海《青年报》上海中学生记者团,并担任了团长。1988年闾丘露薇高分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加入大学之后闾丘露薇曾任学校音乐之夜节目的主持人。因家庭经济原因她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曾在一家外企任职一份钟点工,又曾在大学附近的咖啡屋做招待员的工作。上大学半年之后,与母亲重逢,并得到母亲的资助。 1992年7月,闾丘露薇从复旦大学毕业前往其母在深圳所开办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但是由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不久之后公司关闭。随后其母离开深圳重新去了香港,而闾丘露薇和其同学则找到了一份为一家海南汽水厂在深圳市场进行汽水推销的工作。这段时间由于经济压力,她租住在深圳的农民房中,之后也曾经从事过倒卖文化衫及手表等短期销售工作。期间曾面试一份会计师事务所英文翻译一职,由于对专业英文词汇不熟悉,未获聘用,受此打击后在工作之余,闾丘露薇通过参加会计师培训班来自学,终于在1992年11月凭借流利的英语和参加会计师培训班的经历,被著名的深圳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聘用。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后,经过一年的培训正式上班。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初始工作是负责行政,在参加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她升为高级审计员。
职业生涯

1995年,闾丘露薇与丈夫一起移民香港,应聘成为香港传讯电视中天频道的翻译。由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三个月后,她跳槽到TVBS任电视记者,在此工作了一年之后,由于TVBS是面向台湾观众而且节目题材受到限制,又于1997年6月和同事曾瀞漪一起跟随其上司加盟开播不久的凤凰卫视新闻时事节目《时事直通车》,成为凤凰卫视的第一批记者。除了继续其新闻采访工作之外还主持一档财经节目--《经贸周刊》并受到好评,随后在全球采访过多次重大事件。2001年11月,阿富汗战争开始,凤凰卫视决定派人前往采访,闾丘露薇率先报名,这是其第一次的战地采访,同时也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此举让许多观众记住了闾丘露薇这个名字,甚至得到了朱镕基的关注。2006年7月25日,闾丘露薇拿到了尼曼奖学金(Nieman Fellowship),暂时离开凤凰卫视,前往哈佛大学留学。一年之后的2007年5月31日,闾丘露薇从美国返回香港,6月11日晚10点出现在了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时间》节目出任主持人。2007年5月闾丘露薇在美国与朋友一起开办了新闻网站“一五一十部落”。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120.htm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4 21:40

经历 发表于 2014-4-24 20:51
按说,一位2岁的幼儿内急当街撒尿,即便搁在大英帝国首都伦敦的唐宁街上,也断然不会引起哪位英国贵族大惊 ...

整成一场港陆网民互相交换口水的大规模对骂。

大俠,咁啱當天沒買報紙,第二天早上才在大街取了一份免費小報,看到很少的篇幅報導。在我身邊的人,沒有一人談論此事,我幾個微信圈、WhatsApp圈和Facebook也不見熱傳,不是pou90貼出來,可能就錯過了,何來大規模對罵呢?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5 00:24

经历 发表于 2014-4-24 20:51
按说,一位2岁的幼儿内急当街撒尿,即便搁在大英帝国首都伦敦的唐宁街上,也断然不会引起哪位英国贵族大惊 ...

       我发现你、还有某些媒体在偷换概念,都在试图把事件往小孩便便的方向转移。
       如果是小孩自己随处大小便就可以说别人“拿一泡童子尿在大做文章”,现在是孩子的父母让小孩随处大小便,是父母的不文明的行为而不是小孩无知的行为。对于不文明的行为就是应该抨击,这并不是什么无伤大雅的小事。
       你们都在大肆抨击香港青年拍小孩私处(首先我也认为他们不对),但是好像都众口不提是谁把小孩的衣服当众扒掉,我想搞清楚一个问题,是否在国外拍小朋友方便有罪,让小朋友在人前裸露就没有问题?
       网上很多人罗列了外国人、香港人也有很多随处大小便的,但这能说明这对夫妇让小朋友在大马路上当众便便没有问题?失窃事件再多、偷东西也终究是贼,而不能说小偷多你偷就没有错。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客观一点看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大陆同胞就觉得他们的做法无伤大雅、小事一桩,香港同胞也不要觉得香港青年是自己人就偏袒他们的过激行为,我也相信他们只是在顾着为抨击大陆人取证而非是为了要拍小童私处这么变态,只是他们忽略了取证过程中对小朋友的伤害。
       放下成见,有错的都该批评,不管他是大陆人、香港人还是外国人!一碗水端平了,对事不要对人。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4-4-25 07:50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4-4-25 07:57 编辑
如梦令 发表于 2014-4-25 00:24
我发现你、还有某些媒体在偷换概念,都在试图把事件往小孩便便的方向转移。
       如果是小孩自 ...

梦姐姐,这个世界有真正的平等吗? 尤其在华人社会里,香港人歧视大陆人,广东人歧视北方人,上海人歧视一切外地人,城市人歧视乡下人,这一切归于中国文化传统,根深蒂固,谁也无法改变。你太理想主义啦。或者会有吧!有平等的那一天的,那就是“末日大审判”,哈哈。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4-4-25 10:15

      不管天安门广场是否欢迎游客随地大小便,香港是不允许随地大小便的,这是香港法例的规定,既然到了香港,就应该遵守香港的法例。已经触犯了香港的法例,争辩就可以改变事实吗?香港人歧视大陆人,这与大陆游客让小孩子在大街上尿尿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难道没有歧视,大陆游客就立即可以变文明?在这件事情上,国人应该明白的是,1,入乡随俗,去到别人的地方,要遵守人家习惯,这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2,按照唯物主义的思维,是存在决定意识。人家歧视你,是必定有原因的,尤其是年轻人,更加只会凭直觉去看问题,发掘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丑陋找原因。
       事件发生以后,大陆的官媒网民一边倒地指责香港人素质低(在高素质一词上打引号),让人觉得,整件事只是香港人不对,这我就真的不明白了,难道在国人的心目中,随地大小便的素质更高?外国人对中国人最不屑的一句话就是,He still argues.  就是中国人在做错事之后,往往只会争辩。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5 12:00

经历 发表于 2014-4-25 07:50
梦姐姐,这个世界有真正的平等吗? 尤其在华人社会里,香港人歧视大陆人,广东人歧视北方人,上海人歧视一 ...

那你就可以认为只要是同胞做的事情,错的也是对的?
作者: 章鱼小丸子    时间: 2014-4-25 18:28

碧咸和维多利亚带着两岁的孩子在香港逛街,孩子没忍住在大街上尿了,港人争先恐后表示同情夸赞孩子可爱,指责港府缺少公共厕所,第二天新闻说: “缺少移动厕所令港人颜面尽失!”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4-4-25 19:53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4-4-25 10:15
不管天安门广场是否欢迎游客随地大小便,香港是不允许随地大小便的,这是香港法例的规定,既然到了香 ...

“事件发生以后,大陆的官媒网民一边倒地指责香港人素质低(在高素质一词上打引号),让人觉得,整件事只是香港人不对,”

香港电视今天提到事件发生后,香港传媒一边倒指责大陆游客素质低。看来两边的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都带倾向性。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5 20:07

章鱼小丸子 发表于 2014-4-25 18:28
碧咸和维多利亚带着两岁的孩子在香港逛街,孩子没忍住在大街上尿了,港人争先恐后表示同情夸赞孩子可爱,指 ...

不过旺角一带真不缺公共卫生间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5 20:13

LiDeJi 发表于 2014-4-25 19:53
“事件发生以后,大陆的官媒网民一边倒地指责香港人素质低(在高素质一词上打引号),让人觉得,整件事只 ...

我看那段视频的解说就是有着强烈的倾向性,国内媒体的文章几乎无一不用“鸡毛蒜皮小事”、“小事一桩”、“小题大做”这类词。香港的只看了橡草帖上来的那篇和闾丘露薇的,基本上还算中立,闾丘露薇也公开承认自己第一篇文章的错误之处。倒是没有看见大陆夫妇承认自己让小孩随处大小便不对,也没有看见港男为自己的不友好行为表示半点歉意。这些人,认句错就这么难吗?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5 20:22

现在祖国强大了,遇上不中听不中看的网民动不动就叫这个滚出去那个滚出去,果真是财大气粗、牛气冲天了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5 20:29

LiDeJi 发表于 2014-4-25 19:53
“事件发生以后,大陆的官媒网民一边倒地指责香港人素质低(在高素质一词上打引号),让人觉得,整件事只 ...

基哥,我今看到亞視六點新聞報道后,女評論員作了一番的議論,內容中肯,也對港人作出了批評,並不像你所說的一邊倒指責!大多數的港人是有勇氣承認錯誤的!相信你所到之處,听到最多的就是Sorry!唔該!兩句說話吧。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5 20:37

本帖最后由 橡草 于 2014-4-25 20:40 编辑

基哥,終于找到了說話全文,看清楚那一段是一面倒吧!


播出日期: 2014-04-25

本是同根生 媒體勿相煎
  
4月15日,一對內地遊客夫婦讓2歲兒子在街頭小便,被路過的周刊攝影記者影相,隨後與這位記者發生拉扯衝突,最終男童母親因涉嫌用嬰兒車撞人,保釋外出。短片在網絡上流傳之後,引起中港網民熱議。4月21日,某香港媒體在知名網站上首先上傳了部分短片,並有記者進行了與事實有出入的描述,引起網民不滿,網民批評此記者斷章取義煽動情緒,有數以萬計網民參與了討論。
  
中港媒體也都關注此事件,《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出,內地小童父母幫孩子當街小便,與香港法律法規不符,屬不當行為,但有關的香港市民採取拍照的激烈手段制止,顯然雙方都有錯,香港社會不應鼓勵一些市民以激烈態度,對待內地游客。有香港媒體評論,排斥遊客的行為固然不智,損害香港的形象,也漠視社會整體利益。但是本港旅遊承受能力已接近上限,港府對此熟視無睹,仍未為內地遊客設上限,檢討爭議較大的一簽多行措施等等。大量遊客湧來香港,部分遊客的不文明行為,難免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文化差異難以一時三刻化解。有評論指,眼見中港之間氣氛劍拔弩張,政府應該出手限制來港遊客數量,責無旁貸。

對此事件及後續的媒體反應,資深傳媒人沈言怎麼看呢?我們先來聽聽。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重溫這首古詩,相信那些為內地小童在香港街頭小便而爭吵之人,會有些臉紅,會有些羞愧。那些片面或惡意炒作的兩地媒體,則應該受到譴責。

內地小童在香港隨地便溺,當然不是正面之事,過去也是有發生。事情可大可小,大則可上綱至「強國公民」的文化質素不佳,令港人詬病的話題。小則也不過是小孩三急之事。去年,很文明的外國人在北京長跑,也曾在天子城墻下一字排開「放水」,國際社會也一笑置之而已。

自然,小中見大。內地小童當街便溺事件,也顯露中港矛盾。開放自由行以來,內地人湧入香港,與港人磨擦日多,除卻資源分配的利益之爭,生活方式、社會道德等方面的衝突也突顯,小則嫌隙漸長,齟齬不斷,重則也可劍拔弩張。

之前,內地小童港鐵進食事件,接著雙非風波、奶粉搶購、幼稚園爭位、大學排外潮等,一波接一波,也可見其中脈絡相承。

毫無疑問,港鐵進食與當街便溺均是不文明行為,內地人來到香港,應盡量入鄉隨俗,除表示對當地人尊重外,亦可藉機取長補短,提升文化修養。但凡事無絕對,譬如「人有三急」,尤其是小童身體發育尚不完善,自控能力未如理想,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地,情急之下當街解決,又做足防止污染措施,平心而論,亦可諒解。香港鬧市公廁不足,港府早應正視。

實際上,大家是同胞,如果各方心平氣和,也不爭什麼孰是孰非。寬容,則大事化小。相爭,則小事化大。

然而,兩地媒體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確須一議。媒體理應做社會的良心,擔負扶正祛邪之責。事件中,香港有些媒體幾乎一面倒批評內地夫婦,內地有些媒體側重為內地夫婦解畫,各自抱打不平,都帶有各自明顯的傾向性判斷。

顯然,斷章取義的報道只會淹沒事實的真相,甚至煽動受眾的負面情緒。如今,香港與內地確有矛盾,但是負責任的媒體不應激化這些矛盾,而是化解矛盾,消除分歧。「驅蝗」、「鎖港」,不是香港的正道思維,「強國」、「恩主」也非內地應有的心態,大家都是中國人,要爭要鬥,何不到國際舞臺上逞英雄?

沈言認為,媒體理應做社會的良心,擔負扶正祛邪之責。斷章取義的報道只會淹沒事實的真相,甚至煽動受眾的負面情緒。如今,香港與內地的而且確有矛盾,但是負責任的媒體不是激化這些矛盾,而是化解矛盾,消除分歧。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5 21:18

如梦令 发表于 2014-4-25 20:13
我看那段视频的解说就是有着强烈的倾向性,国内媒体的文章几乎无一不用“鸡毛蒜皮小事”、“小事一桩”、 ...

平心而論,從視頻里看到的年青爸爸,我也為他說几句。他應該是无心之失,从眼神里看得出,知道做錯了,但又不好意思認錯,認為港人可以看在是小孩的份上放他一馬。几个港青入世未深,不懂遵重遊客,不伸出友好的双手幫助別人一把,竟然玩起抓拍,的确令對方造成傷害!作為遊客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困難,总想希望遇到貴人相助的。在无何奈何之下做出過失行為,作為本地人應該伸出援手,協助解決,本著港人有句老話:過门都是客的心態,耐心解釋,友善的包容。令到內地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遊客的購物,帶動當地經濟。雙贏局面,相信中港兩地人民樂於見到!至於年青的爸爸,就是缺乏勇氣承認過失,還說謊,廁所要排隊,相信他是小出外的外省人吧,一時間不知如何處理,維有搶人家的晶片,這种行為在國內常常發生,在香港己是觸犯法例了。正確的辦法就是報警處理,港青的行為真的有犯罪行為,也逃脫不了法律的懲罰!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5 21:56

经历 发表于 2014-4-24 20:51
按说,一位2岁的幼儿内急当街撒尿,即便搁在大英帝国首都伦敦的唐宁街上,也断然不会引起哪位英国贵族大惊 ...

在香港討論看到:

不如叫政府一係學英國立法俾小童隨地大小便, 一係學美國照發告票俾隨地大小便兒童.

英国有关公共场所小便的相关法规包含了很多的人性化例外。除了年纪小的儿童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外,一些成年人也有随地小便的豁免权。比如,英国的法律规定,孕妇有权利在任何地方借用厕所,或是在任何她本人希望的公共场所小便,同时英国的警察有义务为在公共场所紧急如厕的孕妇提供“掩护”,甚至是保护。因为在英国人看来,孕妇与幼童的情况类似,孕妇如厕的需求也经常十分迫切,要求孕妇憋尿,既不人道,也十分有害健康。

  此外,英国1986年颁布的公共秩序法案还规定,如果普通成年男性尿急难耐,也可在车尾小便,不过该条款同时限制男性只能在自己的车尾部小便,同时要手扶住汽车,以进行必要的遮挡,如果小便时不注意遮挡也属于违法行为。

然而,另外一件轰动全美的小童如厕事件,外界的评论却截然相反。2012年9月,马萨诸塞州的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在费城一家服装店时,2岁的儿子要上厕所,但服装店拒绝借用厕所。由于2岁的孩子实在憋不住,母亲只好让儿子到草地尿尿,却因此被恰巧路过的警察开了张50美元的罚单。母亲气不过要上诉,得到了诸多美国妈妈的支持。

http://news.163.com/14/0423/13/9QH3U5MH00014AED.html

最后結果,50美元罰款要交嗎?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4-4-26 00:13

章鱼小丸子 发表于 2014-4-25 18:28
碧咸和维多利亚带着两岁的孩子在香港逛街,孩子没忍住在大街上尿了,港人争先恐后表示同情夸赞孩子可爱,指 ...

所谓优越感,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贵,如香港对大陆、城里对乡下、上海对苏北....
当他遇到比己更高贵的人时,他就自动自觉D奴了....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6 08:50

章鱼小丸子 发表于 2014-4-25 18:28
碧咸和维多利亚带着两岁的孩子在香港逛街,孩子没忍住在大街上尿了,港人争先恐后表示同情夸赞孩子可爱,指 ...

事件發生何年,把新聞貼上來看看,我冇有知嘅!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4-4-26 11:02

《南方都市报》提到的观点值得考虑。



图片附件: 文摘05_副本.jpg (2014-4-26 11:02, 68.1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4MDh8YjI5YzNjOWJ8MTcxODcwODc5NHww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6 13:12

LiDeJi 发表于 2014-4-26 11:02
《南方都市报》提到的观点值得考虑。

縱容與寬容,只是一字之差!公民意識,社會道德是要從小培養的,它與人的身份貴賤無關,卻與成長的環境有關!弱勢的社群,任何人士都應該伸出援身!
作者: yukokcho    时间: 2014-4-29 14:05

本帖最后由 yukokcho 于 2014-4-29 14:10 编辑
橡草 发表于 2014-4-24 20:13
希望這泡尿,不要噴到彈丸之地的香港,應該尿在美加澳紐,揚威國際罷!

中港衝突浪接浪!繼內地網民發起「五.一」假期來港便溺後,本港網民於社交網站發起的「萬人齊去蘇局長家門口便溺」活動亦蓄勢待發,在社交網站成立群組,呼籲網民於下月四日集體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的家門「便溺」抗議,以示對蘇錦樑「包容論」的不滿,現已有近四百網民報名示意將會「出席」。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重申,於公共地方隨意便溺是違法行為,促市民及外地遊客尊重本港法律。

有本港網民於社交網站成立「向大陸的便溺行為宣戰,萬人齊去蘇局長家門口便溺」群組,發起五月四日下午集體到蘇錦樑位於港島中半山的家門口進行「另類抗爭」,發起人建議參加者網購玩具糞便,又或屆時把水倒在一疊厚報紙上模擬小便,及模仿內地人的便溺行為以表達不滿,發起人不單轉貼蘇錦樑居住的地址,還巨細無遺地轉貼地圖「教路」。


暫有400人響應
100265_th (1).gif
我们都是中國人,討厭用香港人和内地人這些字眼!





图片附件: 100265_th (1).gif (2014-4-29 14:05, 6.7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Y4MjV8NGFjNGU4ODd8MTcxODcwODc5NHww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4-29 14:11

yukokcho 发表于 2014-4-29 14:05
中港衝突浪接浪!繼內地網民發起「五.一」假期來港便溺後,本港網民於社交網站發起的「萬人齊去蘇局長家 ...

记得省港大罢工时曾经香港变"臭港",如今咁搞法省港搞手齐来表演屙尿,咁想唔重温"臭港"都几难啦.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4-29 14:39

yukokcho 发表于 2014-4-29 14:05
中港衝突浪接浪!繼內地網民發起「五.一」假期來港便溺後,本港網民於社交網站發起的「萬人齊去蘇局長家 ...

余姐姐有教养,是港人中的佼佼者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4-4-29 16:25

本帖最后由 映色轻悠 于 2014-4-29 16:34 编辑

大陆网友多为玩笑戏言,香港网民可能身行真做.佩服!

拭目翘首以待之...
改橡学友言,"希望這万人尿,不要噴到彈丸之地香港上空,污染广东空气,仅仅是把香港淹没浸臭,这样香港才会真正揚威國际!......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9 23:20

yukokcho 发表于 2014-4-29 14:05
中港衝突浪接浪!繼內地網民發起「五.一」假期來港便溺後,本港網民於社交網站發起的「萬人齊去蘇局長家 ...

廣義上,我們是中國人。狹義上我和你是香港人!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4-29 23:24

依慈 发表于 2014-4-29 14:11
记得省港大罢工时曾经香港变"臭港",如今咁搞法省港搞手齐来表演屙尿,咁想唔重温"臭港"都几难啦.{ ...

30年前,經洗腦,認為她是“臭港"。30年后,經過耳聞目睹,她是真正的香港!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4-4-30 11:02

      这场争拗,显得中国人就像个无赖似的,既要尿尿,又不准别人说。要是我,
      1,如果觉得随地尿尿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就管他妈的香港法律,你越指责我越尿,你爱怎么罚就怎么罚,反正大爷我有钱;
      2,如果觉得香港不友善、不文明,我他妈的就不去香港了,坐个飞机去星加坡尿尿,一天同样可以来回,哪天香港人觉得没了我不行了,请大爷我去随地尿尿,我再考虑去不去;
      3,如果实在非去香港不可,又介意香港高质青年的指责,那么就多带几包纸尿布,香港法律是禁止随处尿尿而已,并不禁止随处换尿布啊。

作者: yukokcho    时间: 2014-4-30 11:13

橡草 发表于 2014-4-29 23:24
30年前,經洗腦,認為她是“臭港"。30年后,經過耳聞目睹,她是真正的香港!

30年前是香港,人人埋头苦干珍惜一切機会与資源,30年后是臭港,心臭了!
作者: yukokcho    时间: 2014-4-30 11:42

本帖最后由 yukokcho 于 2014-4-30 15:28 编辑
橡草 发表于 2014-4-29 23:20
廣義上,我們是中國人。狹義上我和你是香港人!

当年港生身份是被打倒的,說什么反动派,成为众矢之的!回港初又被排斥,說什么紅色分子。
豬八戒照鏡,裡外不是人。
62年入職,港大生起薪点400元,工專生350元,大陸生300元。
國內生" 理論与實踐"胜一筹,設計室90%是同学,寄人籬下只好委屈地苦干並齐心合力!無悔啊。当年國内工科生確比黄皮白心的港生或咸水生胜一筹,但大家都沉默實幹不敢声張!
曽渴望同胞的包容、曽渴望港人的理解...历史雖向前,但往往亦蹈其覆辙!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4-4-30 15:01

橡草 发表于 2014-4-29 23:20
廣義上,我們是中國人。狹義上我和你是香港人!

那广东人或广州人算何义呢?

当想到广义的是否觉沮丧、卑贱?
转而一想狭义的又自傲、倍爽?

至于无定义的广东人或广州是否早已陌生忘却?.....{:1_15: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4-4-30 15:10

yukokcho 发表于 2014-4-29 14:05
中港衝突浪接浪!繼內地網民發起「五.一」假期來港便溺後,本港網民於社交網站發起的「萬人齊去蘇局長家 ...

近日内地小孩在香港随地小便在网上讨论热火朝天,有人认为这是一桩小事被炒作发酵膨胀。

就事件而论,随地便溺的确是不文明行为,在香港而且是违法行为,但是它的严重性还要看是否普遍地经常发生。

每年进出香港的旅客过千万(大多数是内地人),近几年发生旅客在地铁、在路边便溺和在大庭广众地方爆粗口骂人等不文明行为才发生过3~4宗(跟据平时看新闻记忆),占几年几千万人的千万分之一,比例微乎其微,可以说是个别事件(香港人说是个案),不必大惊小怪。

有香港官员针对事件说了些如这是个案,要善意、包容等正常的话,有人却在网上发动市民到该官员住家门口模拟便溺,摆放玩具粪便和泼水,这就不应该了。

总之,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和为贵。

国民不文明劣习远不止这些,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4-30 16:54

LiDeJi 发表于 2014-4-30 15:10
近日内地小孩在香港随地小便在网上讨论热火朝天,有人认为这是一桩小事被炒作发酵膨胀。就事件而论,随地 ...

大哥,你估有无人极具经商双赢头脑,在那旺处开档童子尿浸鸡蛋,专攻肺虚肾虚阳虚,挂正传统补肺补肾壮阳招牌,原料取之不尽一家便宜两家着.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4-4-30 17:09

依慈 发表于 2014-4-30 16:54
大哥,你估有无人极具经商双赢头脑,在那旺处开档童子尿浸鸡蛋,专攻肺虚肾虚阳虚,挂正传统补肺补肾壮阳招牌 ...

这种商店最好开在厕所门口。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4-5-1 12:23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中国大陆一对夫妇带着两岁女儿在香港因洗手间队伍过长、孩子急于小解,于是在街边“解决问题”,再次引爆陆港口水战,虽然家长做法可能是情非得已,但华裔儿童“尿遍全球”的确已“名声”在外。不久前在蒙特利公园市的市政厅大门草坪以及在加拿大,都发生华人家长允许幼童公开小解事件,这一现象引起许多华人家长关切,努力不让“允许孩子随地解手”成为贴在整个族裔身上的负面标签。

不少华人新移民家长对美国公共场所解手设施的便利都予以肯定,“排队上厕所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功课做足总是不吃亏。女儿已经三岁多的华人妈妈梁女士表示,孩子从两岁多就不穿纸尿片,但带孩子到热门景点、游乐园、商场等常会需要排长队上厕所的地方,或者要长时间坐飞机、开较长时间的高速公路,出门前都会以防万一,给孩子穿上纸尿片,并且带好替换衣物。家长还可以备一个容器在车上,实在没办法时可以让孩子到车里,“救急”一下。

北加湾区华人妈妈冯太太表示,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她都用网络上买的儿童便携式马桶(travel potty),每个仅30元,装上一个塑料袋即可解决孩子大小解问题,用完换个塑料袋即可,放在车里不占地方。

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孩子急着解手,家长最好的办法还是取得旁人谅解,允许孩子先用洗手间。钻石吧华人胡太太说,有一次在餐厅用餐高峰时段,遇到另一位急着带孩子上厕所的华人妈妈,当时厕所外等着四、五位女士,因为孩子尿急,这位妈妈拿了几张擦手纸、抱着孩子就往洗手盆走过去,看样子很可能是想用洗手盆充当尿盆,胡太太马上用中文小声制止这位妈妈,并询问其他排队者可否让孩子先用洗手间,大家都毫无问题,“小孩子一要上厕所就会特别急,这时候家长解释一下,大家都会愿意通融让孩子插个队,这点东、西方人没有差别,没必要做一些招人白眼的事”。

因工作需要,时常在外跑的上班族也有不少找公共洗手间的小撇步,孩子急着上厕所时家长也可以借鉴。华人Janice顾说,加油站、快餐店、咖啡厅、超市还有酒店,往往是分布布较密集、且有很高概率能有免费洗手间用的场所,其次图书馆、市政厅、法院等公家部门在办公时间段,其洗手间通常也是对公众开放的。(骆舒娴)

(原标题:“小便幼童”成负面标签 美华人妈妈支招救“急”)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5-1 14:07

橡草 发表于 2014-5-1 12:23
中新网4月24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中国大陆一对夫妇带着两岁女儿在香港因洗手间队伍过长、孩子急于 ...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事动员全球智慧解决,明天一定更好.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