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情怀总是真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4-1-22 19:26     标题: 情怀总是真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4-1-22 19:26 编辑

     两天前有幸获得了海南知青朋友阿茂哥赠送的作品《往日尘烟历历记》,马上及不可待地展开阅读。到今天已经把第一部分“知青岁月”阅读完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本人深深地被书中情节而感染,感动、感慨、感叹的情感犹如大海波涛一浪一浪起伏不息。

     我没有被分配到海南岛做知青,而被分配到农村务农。阿茂哥所描述的海南岛知青的奋斗历程,我没有经历过,却很有感触。我觉得,如果我被分配到海南岛,说不定会成为那深埋在黄土之中的一员了。因为我是个“七星女”,自小体弱多病,在学校组织的农忙劳动中已经苦不堪言,更何况在海南岛残酷的环境中进行艰苦的超体力的开荒建设,我说不定坚持不住了。更震撼的是作者所说及的到了农场的第一个重头戏:“先报家庭出身”。我父亲是“摘帽右派”,我或许也会如阿茂哥一样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而被划入另类。政治上的压力更会摧毁我仅存的意志。

     可幸我在农村虽然劳动艰苦,但是没有政治上的压力,慢慢适应习惯以后随着身体的成长而可以克服困难得以生存。因而感叹。并为早逝在海南岛的知青而惋惜哀悼。

(待续)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4-1-22 19:27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4-1-22 19:28 编辑

     《人与牛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让人如临其境。

     我到了农村务农,每天都可以看见一大群的耕牛,有黄牛和水牛,后边跟着几只小牛。它们被赶上大山放牧。在农忙时节,耕牛就被驱赶着去犁田耙田,从早到晚干着沉重的活计。牛是农村的劳动工具,更是农家的宝贝。

     有个别女知青受到生产队关照,被安排去牧牛。看见她们牵着牛绳在田埂上悠哉游哉,或者把牛绳系在树头下自己躺着看书,我就蛮羡慕的。

     但是我很惧怕牛,特别是大水牛。它鼓突着大眼睛,晃着一对弯弯的大牛角走过来,我就躲闪惟恐不及。更勿论去拉它的绳子了。农村的小孩子总是嘲笑我的。

     有一次我在山下干活,忽然听见山头上恍如万马奔腾的喧哗声,抬头一望,哇,几只大水牛狂奔追逐飞弛而来。我惊慌失措,农民马上把我拉过一边,告诉我:“牛打架啦。它们会越打越下山的,你躲开它们经过的路,就无危险了。”

     还有一次我看见一只大公牛狂追一只母牛,我惊呼:“牛又打架啦!”旁边的农民却“哈哈”大笑,说我幼稚无知。很久以后我才明白那是牛发性了。

     听说牛打架以后,输了的那只牛以后看见它的赢家,就会乖乖地让过一边,甘拜下风了。看来牛也知道“胜者为王”呢。


作者: yukokcho    时间: 2014-1-22 20:07

嘉嘉 发表于 2014-1-22 19:27
《人与牛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让人如临其境。     我到了农村务农,每天都可以看见一大群的耕牛,有 ...

喜欢看有关知青的書和电視电影,也許因為那是小我拾年八載受到巨大變故的弟妹们的遭遇
北京知青在峽北的悲歌历历在目、渴望更多廣州知青在海南岛的生活景况冩實,因為血濃於水的情懷使我身同感受。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4-1-22 20:17

嘉嘉 发表于 2014-1-22 19:27
《人与牛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让人如临其境。     我到了农村务农,每天都可以看见一大群的耕牛,有 ...

嘉姐天生怕牛,生产队想照顾、安排你轻工放牛都几难了...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1-22 21:11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4-1-22 20:17
嘉姐天生怕牛,生产队想照顾、安排你轻工放牛都几难了...

在我呆的村,睇牛的都是老弱病残痴,虽轻松但365日无得休息绑死你,还要毎月交足1000斤牛s,所以轻枷重罪好难咖,到农忙用牛要煮牛糠给牛加餐,冻天要为牛添禾秆保暖.半夜都要去廵,有什么冬瓜豆腐拉去辣咁大罪咖.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4-1-22 21:30

依慈 发表于 2014-1-22 21:11
在我呆的村,睇牛的都是老弱病残痴,虽轻松但365日无得休息绑死你,还要毎月交足1000斤牛s,所以轻枷重罪好难 ...

原来如此,那就不好做了,可能晒谷好D...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1-22 23:17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4-1-22 21:30
原来如此,那就不好做了,可能晒谷好D...

晒谷的遇啱打死老婆天死都唔惦.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4-1-23 00:44

嘉嘉 发表于 2014-1-22 19:26
两天前有幸获得了海南知青朋友阿茂哥赠送的作品《往日尘烟历历记》,马上及不可待地展开阅读。到今天已 ...

以前我们街有个姐姐去南海岛当知青失踪了。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4-1-23 10:27

几千万人的故事。
认识一些北京上海的老知青,他们比广东的好像更惨一些。
作者: 梁仲文    时间: 2014-1-23 11:40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我下鄉一年內就學懂駛‧牛但祇會犁旱地--水田不會.故此同大工仲有少少距離.農民對耕牛的感情令人動容.家母從不吃牛肉.我們幾兄弟姊妹亦不熱衷.但下一輩已改變了。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4-1-23 20:22

梁仲文 发表于 2014-1-23 11:40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我下鄉一年內就學懂駛‧牛但祇會犁旱地--水田不會.故此同大工仲有少少距離.農民對耕 ...

同道中人,农耕社会感恩牛,现牛不耕田,被人渣宰前灌至爆肚,宰后又灌,无阴功.往日乡下几年宰一只老残牛,自己驶的牛佬都行开不忍睇佢流泪及刺中天灵盖倒地时的眼神咖.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4-1-23 21:49

作者回城之路的崎岖曲折令我深有同感。本人的招工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虽然被招了工却不能回城,这成为终身遗憾。虽然古语有言:“好男儿四海为家”。(在现代这男儿的代名词应该也包括我们女孩儿吧?)但是“家”的所在也影响着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利益和后代的成长环境,比如医疗、教育、就业,等等。作为响应国家号召而离开城市的人,要回城却遇到层层障碍,真的是匪夷所思。我身在乡镇心里是无比地向往养育我的广州城!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4-1-23 22:00

嘉嘉 发表于 2014-1-23 21:49
作者回城之路的崎岖曲折令我深有同感。本人的招工经历也是一波三折,虽然被招了工却不能回城,这成为终身遗 ...

“...作为响应国家号召而离开城市的人,要回城却遇到层层障碍...”

被欺骗、被过桥抽板...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4-1-23 22:05

文章中阅读着作者那恳切的文字,深深感受到作者对海南岛、对农工、对知青朋友的浓情厚意。在年青时代伴随着自己走过艰难岁月的地方、人和事,总是不能忘怀,如醇酒般越久越浓。当我们从学校一步跨入社会,引导着我们的人必然是印象深刻。在那时即使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洗刷,一切恩怨均已经淡化,留下的是真诚的回忆。

今天我回到了生产队,专程去探望老农妇路娣,对她嘘寒问暖,送上我的春节慰问。在我刚刚去到农村的日子里,他们夫妻与我们非亲非故,却善良地无私地帮助我们,让我无比感动,毕生谨记没齿难忘。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