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尘封的回忆 [打印本页]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0 21:33     标题: 尘封的回忆

本帖最后由 pll 于 2012-6-1 09:35 编辑

           周末,在家整理柜子,无意中翻出一张陈旧照片,我如同发现古董似慢慢欣赏,这旧相片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那个久远落满灰尘的记忆,一段段的童年往事浮现在眼前……
       旧照片记载着美好的回忆,就随意敲击键盘,记载自己对过去的回忆:来到这个世界上,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听到这样一句话:“你们是生在红旗下,泡在甜水里”。学唱的第一首歌是:“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当我系上红领巾的时候,在老师的指挥下,唱着这首歌是多么的自豪。可怜的是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我们那个时候吃完饭还要舔碗,而且还舔得很干净。还记得祖母说:“不干净面上会长豆皮”。当清明节时,老师带领我们瞻仰烈士墓,我们举手来宣誓,献上花圈表心意。对我们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忆苦思甜、吃忆苦餐,忆苦餐是用糠和菜叶熬成的粥。我们高唱:“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怨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当时因为闭关锁国,吃了忆苦餐以后,我们更加感激主席和党。因为他建立了新中国,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种感激之情,直接造成了文革进行,盲目崇拜毛,那时都把毛看成神仙、看成救世主。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等着我们去解放他们,台湾人民现在仍然受剥削受压迫”。我们解放了,我们不要忘记台湾人民仍然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是可笑!正当我们应该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文革开始了。“造反有理”、“我的一张大字报”到把刘邓司令部推翻,中国陷入了一种疯狂。早请示、晚汇报,家中摆着红宝书,还高唱“***的书我最爱读、天天读”。主席的头像挂在家中和教室里,早晨对着画像早请示,晚上汇报,跳忠字舞,到处大字报。文革期间,造反派围绕着谁是真正革命派,谁是反革命派进行斗争,结果造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武斗。到学校什么也没有学到就毕业了,就高喊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就到了农村修理地球。主席去世以后,中国幸亏没有发生內乱。一举粉碎“四人邦”之后开始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才知道中国有多么穷。愚昧无知的我们还在高喊囗号。到了快结婚生育的时候,首先坚持只生一个孩子,我们的困惑是我们这代人出生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上学了,赶上文革,毕业了,赶上了上山下乡,结婚了,时赶上了计划生育,工作了,又赶上下岗分流,好事全让我们摊上。然而,只要祖国繁荣富强,我们受点苦又算得什么呢。


图片附件: DSCN4670.JPG (2012-5-30 21:49, 821.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0NDF8ZGIxNWZmOTV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0 21:42

应该可以申请赔偿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0 21:42

兰妹妹,照片帖上来啊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2-5-30 21:45

回复 pll 的帖子

先顶贴,后拜读。。。期待上照片。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0 21:51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帖上相片了,知那个是我吗?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0 21:53

pll 发表于 2012-5-30 21:51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帖上相片了,知那个是我吗?

   高嗰个系挛毛妹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0 21:54

本帖最后由 pll 于 2012-5-30 21:55 编辑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猜对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0 21:55

pll 发表于 2012-5-30 21:54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俺近视看不清帅哥,看得见美女滴 捂嘴笑.jpg

图片附件: 捂嘴笑.jpg (2012-5-30 21:56, 3.6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0NDJ8MWQyOTMwNTd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0 21:56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谢谢你的帖子!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0 21:56

pll 发表于 2012-5-30 21:54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猜对


奖品,加料薯仔饼! v笑.gif

图片附件: v笑.gif (2012-5-30 21:57, 8.5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0NDN8YTRkNDYzMjl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0 21:57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料通常是自己加的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0 22:34

总之就生不逢時啦!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5-30 22:35

pll 发表于 2012-5-30 21:33
周末,在家整理柜子,无意中翻出一张陈旧照片,我如同发现古董似慢慢欣赏,这一欣赏,一下子把我 ...

      文章道出了我们这一代的心声,希望历史不会重演,神州不能再经受折腾了,而且是瞎折腾...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2-5-30 22:44

  回憶昨天苦,方知今日甜。今天,我們走在大路上,不能走回頭路,罐頭打
開了,再也封不住。在那個瘋狂的年代,為什麼很多人能被煽動起來呢?是因為
缺文化。另一方面,那時候亦有不少人憂國憂民,議論脫困之路,“改革開放”
的提法,早在鄧伯伯公開講之前就已經在下面聽聞。所以,除非我們放棄文化知
識,一齊瘋狂極左去,不能說中華民族沒得救。
  華人很像一種植物:他們的生命力極強,不論條件,處處可生長,春風吹又
生,開著黃色的花,美麗而容易遭人輕視,俏也不爭春,謙地亦不把春來報。
  猜猜看,是什麼植物?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0 22:58

鄧允根 发表于 2012-5-30 22:44
  回憶昨天苦,方知今日甜。今天,我們走在大路上,不能走回頭路,罐頭打
開了,再也封不住。在那個瘋狂 ...

菊花?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0 22:59

我們是最受傷害的一代!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2-5-30 23:18

橡草 发表于 2012-5-30 06:58
菊花?

也可以,菊花高貴,另有一種更貼切。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0 23:19

回复 心灵栖息地  支持!我可以法律援助!


哈哈,原来臧大哥是资深法律界人士,难怪我上次碰得焦头烂额了。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0 23:24

鄧允根 发表于 2012-5-30 23:18
也可以,菊花高貴,另有一種更貼切。

路邊的野菊?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2-5-30 23:36

橡草 发表于 2012-5-30 07:24
路邊的野菊?

贊成野菊。蒲公英可以嗎?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2-5-30 23:39

如梦令 发表于 2012-5-30 05:42
应该可以申请赔偿

我放棄索償,但不放棄記住歷史。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0 23:40

鄧允根 发表于 2012-5-30 23:36
贊成野菊。蒲公英可以嗎?

不認識蒲公英,好像是随風而飄,四處扎根?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5-31 00:08

     有个别小小的纠正,当时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所有群众组织都声称自己是“造反派”,指责对方是“保守派”或者是“保皇派”。而这两派的共同敌人就是“走资派”。另外,武斗主要发生在文革的初期,在广州,主要在1967年夏天,7.23、8.20等,都是比较大规模的武斗事件。据说,武斗的祸因就是江青提出的“文攻武卫”的口号。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01:19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5-31 01:43 编辑

怎么赔偿啊?文革谁没有参与过?中国的落后不是几个昏君造成的,而是每个人造成的,因为有这样的人民才有这样的制度,中国的所有悲剧,都是中国人自编自导自演和自我欣赏的,不要埋怨别人,中国打倒“四人帮”之后,人人都成了受难者,或是反“四人帮”的英雄,请问,文革时你干什么去了?那些知识分子写大字报比谁都写得精彩,被批斗的人们之间也是互相揭发互相倾轧。刘少奇自己的女儿还写大字报批老豆呢,反击右倾翻案风时除了一两个元老沉默之外,各地方政要都高喊批邓呢,没有土壤,四人帮那几个书生戏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量?我们应该多反思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怨天尤人。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1 07:39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01:19
怎么赔偿啊?文革谁没有参与过?中国的落后不是几个昏君造成的,而是每个人造成的,因为有这样的人民才有这 ...

完全正确.jpg   

图片附件: 完全正确.jpg (2012-5-31 07:39, 10.4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0NDh8OGI4YzY4OTR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1 08:50

回复 经历 的帖子

     那有得赔偿,有的话给我到中华第一学府入读俺也没有能力了,老了,只是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出生在什么时候没有得自己选择,而命运却是自己把握的。
   历哥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多反思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怨天尤人。这样社会才会进步。赞同!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1 08:53

本帖最后由 pll 于 2012-5-31 12:45 编辑

回复 chenxiaoshan 的帖子

站长的记性特别好,是同学公认的!

作者: aline2008    时间: 2012-5-31 08:59

橡草 发表于 2012-5-30 22:58
菊花?

野菊花?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09:20

回复 pll 的帖子

PLL姐,文革的疾风暴雨,强化了咱们的生存竞争力,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就算当年被人打一巴掌或被迫去写检讨,今天回忆起来也让咱们回味无穷。我倒不宁愿像今天的学生那样,变成了考试工具,什么生活乐趣都没有了,好单调啊。如果高考失败了怎么办?一生都变得灰暗无光了。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2-5-31 09:41

回复 pll 的帖子

应该是那位花裤的
作者: 钟汉邦    时间: 2012-5-31 11:03

往事如烟,一声叹息。一个人能够风狂中国30年,是神还是........,能够创造历史的,一定不是劳苦大众。中国如果早20年搞经济建设,那时的民风又那么纯朴多好呀
作者: pll    时间: 2012-5-31 13:01     标题: 标题

回复 经历 的帖子

是的,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就得到不同的锻炼,经历千锤百炼,能适应就能生存,适应环境还容易,改变环境是比难的事。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31 13:02

老杨 发表于 2012-5-31 09:41
回复 pll 的帖子

应该是那位花裤的

我都已经猜中了!
作者: xianzhai    时间: 2012-5-31 16:58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2-5-31 00:08
有个别小小的纠正,当时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所有群众组织都声称自己是“造反派”,指责对方是“保 ...

站长记性真好!哪一次是中山纪念堂前的武斗? 记得那天下午,我爸一战友的孩子, 我们从小一起玩大的男孩儿,突然来到我家。 只见满身是血迹,头也有血,好像干了。把我们都吓坏了。我爸骂了他几句, 就让我妈妈(我妈当时在市三医院工作)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去.....
那次是我们所知道的武斗。好像主要是红卫兵参与。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5-31 17:01

小小老百姓是不能左右社会的动向的,在强权之下,委屈求全也是生存之道。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1 18:51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01:19
怎么赔偿啊?文革谁没有参与过?中国的落后不是几个昏君造成的,而是每个人造成的,因为有这样的人民才有这 ...

你有份參與文革,並不代表我也有份參與,更不能說中國的落后是每個人造成!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1 18:54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09:20
回复 pll 的帖子

PLL姐,文革的疾风暴雨,强化了咱们的生存竞争力,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就算当年被人 ...

你說得這麼好,為什么定性為“酷劫"?!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5-31 19:09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09:20
回复 pll 的帖子

PLL姐,文革的疾风暴雨,强化了咱们的生存竞争力,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就算当年被人 ...

首先文革与高考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在同一个基点上。
文革也不是打你一巴掌或者写写检讨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高考失败了,人生就一辈子暗淡无光了,那么我们这些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人还可以活下来吗?
读书认真的人,是不会觉得单调的。即使生活和学习再单调,也不等于没有生活的乐趣啊!
莽莽世界,适者生存。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19:42

橡草 发表于 2012-5-31 18:51
你有份參與文革,並不代表我也有份參與,更不能說中國的落后是每個人造成!

你没有参与只能说你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历史的进程可能与边缘人无关,但边缘人永远是小数,不是社会主流。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19:51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5-31 21:08 编辑
嘉嘉 发表于 2012-5-31 19:09
首先文革与高考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在同一个基点上。
文革也不是打你一巴掌或者写写检讨那么简单的事情 ...


这是你一个过来人的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并不代表现在的学生的价值观。事实上,很多象你这样的过来人是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追那些高考和名校时尚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阿姐,你的言论是说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19:55

橡草 发表于 2012-5-31 18:54
你說得這麼好,為什么定性為“酷劫"?!

坚强勇敢富于思想智慧的人是从“浩劫”中历练出来的。这还要争辩吗?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20:00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5-31 20:20 编辑
嘉嘉 发表于 2012-5-31 17:01
小小老百姓是不能左右社会的动向的,在强权之下,委屈求全也是生存之道。


阿姐,你读书时一中老师没有教你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吗? 俺现在与你重温:不是英雄创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1 20:38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19:42
你没有参与只能说你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历史的进程可能与边缘人无关,但边缘人永远是小数,不是社会主流。

年紀細,可以参与什么呢?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31 20:44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19:55
坚强勇敢富于思想智慧的人是从“浩劫”中历练出来的。这还要争辩吗?

那么你贊成每二十年,再來一次"浩劫",為每一代人來個歷練机会?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5-31 21:06

橡草 发表于 2012-5-31 20:44
那么你贊成每二十年,再來一次"浩劫",為每一代人來個歷練机会?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赞不赞成没有意义。事实上,如果政府反贪腐的努力失败的话,社会浩劫和动荡是会发生的。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6-1 00:08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19:51
这是你一个过来人的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并不代表现在的学生的价值观。事实上,很多象你这样的过来人是强 ...

难道你整天推崇的宗教,就不是教义吗?而且是有着许多落后意识的拖慢社会进步的教义。比如伊斯兰教,就不准妇女抛头露面,不准婚姻自由,男权主义等等,你觉得这些教义可以接受和提升我们的道德吗?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6-1 00:13

经历 发表于 2012-5-31 20:00
阿姐,你读书时一中老师没有教你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吗? 俺现在与你重温:不是英雄创造历史,是人民群众 ...

喊口号是没有用的,现实中你生活在一个国家,就必须接受这个国家和政党的领导和管理。比如社保资金、退休金,国家发几多你就只能接受几多,并且用此安排你的生活。你不接受也无办法增加的。除非你自己有产业的,但是有产业也需要接受国家的管理,不能无政府主义。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1 01:42

嘉嘉 发表于 2012-6-1 00:08
难道你整天推崇的宗教,就不是教义吗?而且是有着许多落后意识的拖慢社会进步的教义。比如伊斯兰教,就不 ...

首先,我谈的是宗教与道德的关系,不是谈生活习惯。就算讲到生活习惯,我们也只能用我们今天基本已经西化了的生活习惯来讨论。我们在努力学习西方文明,比如说你不再穿长袍,你不再缠脚,你不再受中国传统道德里的三从四德约束了。而且不但是生活习惯,政治、法制、教育、生产技术、经济模式等都已经基本全盘西化了。这时候,他们的宗教信仰就不再是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的了。而你偏要扯一个文化和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伊斯兰教出来说事,你在偷换概念。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1 01:45

嘉嘉 发表于 2012-6-1 00:13
喊口号是没有用的,现实中你生活在一个国家,就必须接受这个国家和政党的领导和管理。比如社保资金、退休 ...

专制主义的基础就是千千万万逆来顺受的民众。所以,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 08:16

回复 经历 的帖子

注意了.gif

图片附件: 注意了.gif (2012-6-1 08:16, 32.4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0OTR8ZmZjODU1MTB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6-2 01:28

xianzhai 发表于 2012-5-31 16:58
站长记性真好!哪一次是中山纪念堂前的武斗? 记得那天下午,我爸一战友的孩子, 我们从小一起玩大的男孩 ...


     转载一贴,权当回复。

       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三日,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次爆发大规模武斗,六中东方红参与其中。
      事发偶然也必然,众所周知,当天下午主义兵在纪念堂开会,还准备表演《红卫兵战歌》,客观地说,没打架的任何准备,而旗派工人下午则到越秀山体育场开追悼会,也没有打架准备,当旗派队伍路过纪念堂东侧时双方就互砸石块,至于谁先掷第一块石头,实在没必要也不可能厘清。
      当时旗派工人在纪念堂围栏外,主义兵学生在纪念堂内孙中山雕像的广场和东侧围栏内,大家对峙着。我校旗派学生的介入是后来的事。
      下午约三点多钟,旗派工人派出大货车开到六中搬兵,本来这些事与旗派学生无关,他们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六中搬兵呢?因为当年从四月开始在我校已发生多起武斗,(最近与主义兵和东方红个别负责人谈起当年在校武斗,大家都认为很可能六中是广州最早发生局部武斗),外间对六中武斗已有所闻,当时在校武斗东方红受伤的同学大家都护送到中大西门对面的小港卫生院和海珠区红会医院,尤其是几位被风枪击中的同学,受伤的同学在去医院的路上很多人围观,这样,六中武斗的风声就就传开了,不久主义兵就离开学校,东方红已武装占据整个校园,所以有武斗的经验和拥有所谓武器,长矛、大刀、木棍等冷兵器吧,也有藤帽,钢盔等。
      从六中到纪念堂的路途中,我们都把长矛大刀放在车厢自己的脚下,别人都看不到,大家扶着汽车木栏杆一路看热闹,也显得优哉游哉,当汽车把三十多个同学运送到吉祥路时,看见东风路吉祥路已站满准备到越秀山开会的旗派工人,可以说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旗上都写上“红旗工人XX厂”“工联XX厂”等,他们在纪念堂围栅外往里抛掷石头,主义兵在孙中山铜像东边和南边附近向外还击。
      我们的汽车在吉祥路那边缓缓往东风路纪念堂正门这边开,沿路就有人大声问我们是什么组织,车上的学生都大声说我们是六中东方红,人群都纷纷避开让汽车通过,汽车开到纪念堂正门对外马路时车停了下来,这时大家都没有下车,大概是东方红头头与旗派工人负责人取得联系,然后商量武斗方案,这时有同学在车上亮起东方红袖章,车下面的人响起一片喝彩声,听见有人对周围旗派工人大声说:他们是六中东方红。记得当时还有一班手持棍棒的学生同时到达现场,据说是“市技红旗”的,但人数没六中人多。
      在车上停留几分钟功夫,头头大概商量好了,于是叫大家拿武器下车,原来在车上文绉绉的学生这时才拿起家伙,他们当时的装备是磨尖的铁水通、狼牙棒,大刀、钢盔、藤帽等,算是武装到牙齿了,周围的工人看了都纷纷拍手鼓掌,我们跳下车,集队,汇合“市技红旗”,准备从东风路纪念堂正门杀入。                           
      冲进纪念堂的过程并不复杂,当这两间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头头交待了一些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大家相互关照,注意保持距离等,片刻大家就手持凶器往里冲,站在铜像附近的主义兵学生是基本没有刀棒的,当突然看到旗派的人手持刀棒往里冲,看到这个阵势,他们自然蜂拥往里跑,人太多了,起码有上千学生散落在孙中山像附近,这时大家争先恐后往会堂里挤,而门口又是瓶颈,相互之间的践踏在所难免,这时也看见很多人因挤压倒下受伤,尤其是一些手无寸铁的女学生,倒下的学生是后来抬进去的。
       六中东方红冲进纪念堂的情形与在校主义兵对垒的打杀如同翻版,不同的是没有拉锯的对冲,仅是一边倒的冲杀,冲锋时大家很注意自我保护,冲杀也适可而止,事实面对大片的人群也不敢向前冲杀,客观地说,冲进纪念堂的瞬间没有看见砍杀任何人,双方始终保持距离,只是旗派学生往前冲,主义兵向后退,队伍越过铜像就停了下来。
      当主义兵全部退回纪念堂后,他们就把里面的坐椅从楼上往下扔,很快这些椅子就在正面大门前垒起,椅子像小山似的彻底把门口封了起来。 很快,主义兵又爬上纪念堂顶部,牵起上面的绿色瓦片往下扔。而排列在孙中山铜像下的两三百部自行车顷刻之间被旗派砸烂,这时看见有些人拿个轮框,有些拿单车三角架往外走。
      这班六中学生在铜像附近停留时间不长,就那么几分钟,都集体退回马路边。这时的情景是主义兵都在纪念堂里边,旗派工人站满铜像附近,也就是上面扔瓦片掷不到的地方,旗派工人很多,纪念堂的草坪,马路外面都是,还有就是很多旗帜,这是他们游行开会用的。
       回校已没有汽车,本来沿吉祥路步行到广卫路十四总站,但警惕性还是挺高,我们不走近路,沿东风路向东走,拐入正南路然后广大路再走到广卫路14号车总站坐车回校,六中东方红学生在纪念堂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
      回来时我们排两列纵队,扛着长矛大刀,沿路高歌,记得是唱林彪语录歌,歌词是:“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在内,完蛋就完蛋,完蛋就完蛋!上战场枪一响,老子就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还有***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7.23后,六中东方红就名声在外了,好听一点叫威震四方,难听就叫臭名远扬吧,以至后来广州的大规模武斗都少不了六中学生身影。
      后来小报说主义兵死了很多人,这些人如何被打死就不得而知。但涌进纪念堂瞬间门口位置应该有相当死伤,不久,主义兵还出了一个有纪念堂做背景的7.23纪念章。

      文章是转载来的。由于当时的群众都分为两大派,本人对作者的立场不了解,所以不敢保证文中的细节都是公正和真实的,仅供大家参考。
      据本人的记忆,事件激怒了同属东风派(“主义兵”属于东风派)的“地总”和“郊贫联”,后面两个群众组织人数众多,尤其是“郊贫联”,号称有四十万之众(当时广州市才一百来万人口),结果在八.二0的武斗中大败了以“红旗工人”“红三司”“红总”为主的旗派组织。

360截图20120602012308390.jpg   

八.二0武斗中,死伤者多为旗派组织群众。


图片附件: 360截图20120602012308390.jpg (2012-6-2 01:26, 61.4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1MDR8MjE4ZDU3ZDh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2 07:16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2-6-2 01:28
转载一贴,权当回复。

       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三日,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次爆发大规模武斗,六 ...


         以前妈妈常提起,文革时想带哥哥去中山医看急诊都不行,到处在搞武斗、随时会被查派别;从小妈妈也不让我去人多的地方,说有事就会人踩人踩死人。看完这篇文章才明白妈妈的担心,太疯狂、太恐怖了,真庆幸晚来这个世界几年,否则......太吓人!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2 07:20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6-2 08:36 编辑

东风派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组成多是福利好的国企产业工人,机关职工和干部子弟占多数的“主义兵”。红旗派很多是来自社会的底层,如手工业工人,平民子弟占多数的红卫兵组织。所以,东风派比较保守,红旗派比较激进,用当时的话说,红旗派最革命。当时广州两派的力量对比是红旗派占优势,广州市区的制高点多数为红旗派控制。而且红旗派里面人才济济。后来震动全国的李一哲大字报的几个作者就是红旗派的战士。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对社会现状思考最深刻,他们理解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并知道应该为民众争取什么权利。他们对社会制度的改革的要求最坚决。俺尊敬他们。
作者: fei    时间: 2012-6-2 09:43

他们理解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并知道应该为民众争取什么权利
他们之间也不是切身利益之争吧,因为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也不可能,那可是文化革命哦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2 10:05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6-2 10:12 编辑
fei 发表于 2012-6-2 09:43
他们理解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并知道应该为民众争取什么权利
他们之间也不是切身利益之争吧,因为在当时的情形 ...


李一哲的大字报就是写给四届人大的公开信,是为民众争取权利的。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2 10:14

fei 发表于 2012-6-2 09:43
他们理解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并知道应该为民众争取什么权利
他们之间也不是切身利益之争吧,因为在当时的情形 ...

在中国,任何革命都是利益诉求的,文革也是如此。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6-2 19:43

再来看看另一个帖子对7.23武斗的描述


     “文革”中广州第一场特大型武斗,是“7.23”中山纪念堂武斗事件,参加者超过万人。时间发生在1967年7月23日,巧得很,就在“江青同志”发出“文攻武卫”号召的第二天。
      1967年7月23日,是“***主义红卫兵广州总部”成立的日子。这一天中午,三千多位“革命的红后代”穿着旧军装,手捧红宝书,喜气洋洋,聚集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周围,鱼贯入场。说起“***主义红卫兵”,在广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它以“革军革干”子弟为主体,在1966年“红八月”中,跟着“红司令”立下了赫赫“战功”。论起“血统”,确实他们是最正宗的。
      其实广州地区的第一场致死的武斗,发生在两天前,1967年7月21日,在广州华侨糖厂发生了一场武斗,据下面这份《武汉钢二司、珠影东方红》报介绍,这场武斗“红旗派”“死八人、伤者无数”。他们定于7月23日下午在越秀山体育场召开“7.21殉难烈士追悼会”。
      当时广州“革命群众组织”分裂成“东风派”和“红旗派”,“主义兵”属“东风派”。
      要上越秀山体育场,必须经过中山纪念堂两侧的马路。一家办喜事,一家办丧事,冤家路窄走在一起,注定要出大事情。
      中午12时许,“红旗派”扛着花圈沿着中山纪念堂侧的马路上越秀山体育场,旁边一队队“主义兵”列队等候进入纪念堂。双方圆眼相视,红旗派中有好事者忽发奇想,把花圈送到“主义兵”队伍中,恭祝“主义兵”“万臭无香”,并口颂“主义兵罪该万死”。“主义兵”乃“自来红”,个个都是“老子英雄”的“好汉”,何时受过这种污辱?不禁勃然大怒,三下五除二把花圈砸个稀巴烂,并追打红旗派,一场“全武行”就此开衅。
       请看“主义兵”的描述:
       ——(对方)东边开来事先准备好的四辆卡车,停在省人委门口,跳下一、二百人,手持铁棍、木棒、长矛、大刀、石头、砖块展开散兵阵,杀气腾腾地向中山纪念堂的主义兵冲去。赤手空拳的主义兵只能从地下拾起他们扔过来的石头、砖块还击。……
       ——一点钟左右,…….开来了“工联”、“红旗工人”等十多个组织的队伍,前面的人都拿着棍棒、标枪、砖块、石头,一到纪念堂的交叉路口,就向主义兵冲过来,口里叫着:“主义兵不让我们过路呀!”“主义兵打伤了我们的人呀!”“抓走了我们的人呀!”…….
      ——但是,蓄意挑起武斗的“工联”、“旗派”等一小撮暴徒及其幕后操纵者,煽动和欺骗其属下的广大革命群众,兴师动众,倾巢而出,顿时调来二、三万人马,运载了大量的杀人凶器如铁棒、匕首、长矛、木棍、石头、砖块……。这一小撮暴徒个个凶神恶煞,头戴藤帽、钢盔,身藏匕首利器,手持铁棒、长矛、木棍,磨刀霍霍地向年仅十六、七岁的主义兵小将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事后,我们了解到,在二十三日下午,有六名主义兵、一名教师被群众送往市一人民医院抢救。在二十六日下午三时许,数十名旗派的人冲入病房,把他们全部打死,运走尸体,只留下飞溅在房间里的鲜血,在向人们控诉暴徒的罪行。
      再看一下“红旗派”对事件的描述:

      ——下午12时45分,当华农红旗工人汽车经过中山纪念堂东侧时,受到早已充分准备、手持长矛利匕的“联动”式的主义兵突然截击,见人则刺、敲打,口念“今天你们来陪葬,死得抵!”当场刺伤数名红旗战士,一场预谋已久的大屠杀开始了。
      ——接着,他们又对我前往开会的手无寸铁的造反派队伍发动大规模的冲锋,出动所有凶器:木棍、铁棒、长矛、匕首、砖头、气枪小口径步枪等,打死打伤造反派无数,鲜血染红了中山纪念堂四周场地,惨不忍睹。
      ——在血的事实面前,造反派战士就地检了一些砖头、竹竿进行自卫反击,组织了一次冲锋,但因准备不足,我数十名战士被抓进中山纪念堂。主义兵将四门紧闭,对造反派施惨无人道的酷刑,有的被吊起来当活靶打,匕首穿过面部;有的被割去耳朵、鼻子,挖去眼珠;有的被活活打死,惨叫声频频传出,听者无不毛骨棘然。
     这一场恶战,直打得飞砂走石,日月无光。两派均有大队人马驰援,总计参与人数万人以上。
     当天晚上,“人民子弟兵”出动大队兵员,手挽手把双方隔开,深夜时分“主义兵”撤退完毕。
     双方死伤人数,据“主义兵”公布的《死亡与失踪人员第一批名单》为二十六名,伤者无数。“红旗派”则公布己方“牺牲三十三人”,负伤四百多人。不过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双方公布的数字都会有水分。真实的伤亡人数,很难统计得出。
     武斗进行时,笔者知道了,并且离得很近。但是吓得股栗腿颤,不敢到现场观看,无法留下目击材料。只知道自这次武斗之后,广州的紧张气氛骤然升温,先是磨制打造棍棒刀具,接着抢夺部队武器弹药…….劈劈啪啪、轰轰隆隆,钢盔柳条帽涌动,长矛机关枪挥舞……这边厢长枪短炮齐响,那边厢“革命造反派”抬着死尸武装游行……呵呵,堂堂皇皇,奇欤盛哉!在东胜神州的大地上,伟大领袖导演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演出了新篇章!!!

  
本文摘自: 羊城网(http://www.gznf.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gznf.net/forum/thread-60360-1-1.html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6-2 21:32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2-6-2 19:43
再来看看另一个帖子对7.23武斗的描述

不知该相信哪个描述...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2 21:33

唉,越看越恐怖,想起来妈妈说武斗好像有提过越秀山的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2-6-2 22:46

本帖最后由 LiDeJi 于 2012-6-3 09:13 编辑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2-6-2 21:32
不知该相信哪个描述...


哪个描述都有参考价值,虽然伤亡数字有些出入,但它记录了“四人帮”挑动群众斗群众,摧残人性,毁灭文化,血腥杀戮的一段历史事实。
“四人帮”还美其名为“文化大甲明”。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3 01:54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6-3 02:22 编辑

           一个有亿万群众参加的历史运动,一定是代表着群众的利益的。如果被某种强势的主流的势力定义为“浩劫”,咱们就毫无疑义,不加思考地接受的话,是对胜利者成功者的膜拜。难道人民群众真的像希特勒所说的那样只有十三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徐友渔提出了“两个文革”说。所谓“两个文革”说,就是这么一种主张,文革不只是官方定义的文革。除了这么一个文革,还有一个“人民的文革”,这个文革是中国人民趁主席要搞大民主、大字报、大辩论,趁着这种社会控制松懈的情况下起来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打倒特权阶层,有这么一个文革,这个文革是意义重大的文革。
           而整个西方的文革研究大概从70年代起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成果,他们觉得对于研究文革来说,权力斗争、路线斗争,或者我们的革命理想怎么上当受骗这些东西不那么重要,整个西方文化革命研究迅速地从路线斗争、权力斗争,以及理想转到社会问题,他们觉得文化革命是一场社会冲突,就是有不同利益的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的人,他们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1949年夺取政权之后、革命胜利之后,广大人民逐渐变成是受压制的群体,受压制的群众为了打倒官僚特权阶层,他们在文化革命中争取自己的利益。文革其实最重大的内容就是各种派别在斗争,如果大家都忠于主席,大家都上当受骗,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派别斗争,千军万马地互相在进行生死搏斗。实际上不同的派别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他们队伍的人员成分是不一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跟中央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跟领导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西方把这样的视角叫做社会冲突论。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6-3 11:00

LiDeJi 发表于 2012-6-2 22:46
哪个描述都有参考价值,虽然伤亡数字有些出入,但它记录了“四人帮”挑动群众斗群众,摧残人性,毁灭文 ...

别忘了还有人纵容“四人帮”的...
作者: xianzhai    时间: 2012-6-3 20:18

那时的那个乱呀,到处打死人,街上常看到一些疯子手舞足蹈地唱歌什么的。每当和我妈妈在路上看到这类人时,她总是说这些人在精神出毛病时就是这个状态,发病后的记忆就停留在哪儿了。好可怜。还看到一些同学的父母在沙面街上游街。不过, 不久我自己的父亲身入囹圄了。一些往事还历历在目....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4 00:03

xianzhai 发表于 2012-6-3 20:18
那时的那个乱呀,到处打死人,街上常看到一些疯子手舞足蹈地唱歌什么的。每当和我妈妈在路上看到这类人时, ...


翟姐姐也来一篇回忆?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4 08:36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6-4 08:37 编辑

        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时代的局限,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引用恩格斯这句话来解释文革的历史存在的合理性也许最好不过: “在黑格尔那里,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 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 但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 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 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文革使我们从对某种“神圣”的思想和个人的盲目崇拜中叛逆出来。发动文革的原动机是权力斗争。却演变成一种在我们从封建愚昧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中的催化剂。要不,中国人民今天可能还生活在类似金棒子王朝的封闭式的统治之下。
学长同意吗?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6-4 12:32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2-6-4 11:35
闻花大革命,就其个别事件来说,完全是一个怀有毒裁野心的人对民煮的摧残。大跃进饿死了几千万人之后, ...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5 21:11

回复 xianzhai 的帖子

xianzhai  我很怕回忆,尤其是那些不好的经历。所以, 我一般喜欢看别人写的回忆。 也许我还没到写回忆的年龄?????也许再有空时写一些美好的回忆....

          以前我曾想过有一天一定要把自己经历的每一个磨难都写下来,但是现在回过头再看又觉得根本不值一提。不好的经历就忘掉它吧,把美好的回忆放在心里就好了。
       抱.gif


图片附件: 抱.gif (2012-6-5 21:13, 18.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2ODZ8MWRlZTgzNTZ8MTcxOTc3MzgyNXww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6-5 22:57

xianzhai  哎呀,站长, 你在哪里找出这些可怕的照片!太恐怖了!记忆中沙面也有过两次比较大的武斗。 不知有没有人记得。  发表于 前天 19:47 删除


     沙面武斗少得了金尔岩兄弟吗?不过你说的可能不是沙面住的人打架。我记得那时西桥头那座大楼被一个叫6123的组织占领了,经常还打打枪的。你说的武斗可能是这些人干的吧?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6 08:41

本帖最后由 经历 于 2012-6-6 08:42 编辑

         文革期间发生过造反派组织冲击部队和公检法机关抢夺枪支武器事件。据说,冲击监狱时有些犯人趁机逃跑并流窜到社会上继续犯罪。那时候公检法已经不能正常运作了,所以社会治安很混乱。广州居民自发组织起来搞“联防"。家家户户准备好些如刀棒之类的简陋武器,一旦有情况发生就大家互相照应,齐心合力保卫家园。
       一天,不知道哪里传来消息,说某派组织要来血洗沙面。沙面居民如临大敌,到处敲锣,发出战斗警号,那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妇孺老人都转移到楼宇的高层躲避,青壮居民拿着武器严阵以待。俺那时还是小孩,出于好奇心,俺趁乱溜了出来。想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俺跑到了街上,只见青壮居民拿着武器涌向珠江河边的绿瓦亭。俺也跟着跑去。到了那里,我看见几个红卫兵模样的人与沙面居民对峙着,中间是解放军军官在拦住步步逼近居民群众。试图劝解群众不要动武。听有人在议论,说这些人是华南工学院的红卫兵,是来沙面的解放军警卫连抢枪的。那几个红卫兵是四眼的,头戴钢盔,身穿军装,满身挂满抢来的枪支,好威武啊。但有点像电影里面的日本兵。他们举起枪对着人群。愤怒的居民叫骂着、晃动着长矛作准备搏斗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单位宿舍的一个脾气暴躁的大叔,他肌肉发达,高举起一把像义勇军那样的大刀片,那情形仿佛真要“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了。但双方都没有动手,只是僵持着。解放军军官在苦苦相劝。最后,这几个红卫兵上了他们停泊在绿瓦亭旁的小汽艇离去了。
         哇,好刺激啊,那好像只能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镜头,今天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啦,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俺一辈子都不能忘记那情景。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6-6 10:59

      重温一下1967年广州发生的抢枪和夺权的事件



  “一月夺权风暴”后,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造反派夺取了省市各级领导权,并围绕权力分配问题,旋即发生分裂。而原领导人与军队的联系,使得一些军队领导自然处于同情原地方领导人的立场。
  1967年1月下旬起,全市各级党组织因被夺权而陷于瘫痪,各级领导干部已无法履行职责,致使生产无人管理,许多工厂停产、半停产,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1月22日,由广东省和外地来穗的一些群众组织,组成“广东省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宣布向广东省委、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广州日报社夺权。同日,在《广州日报》刊登就接管广州日报《告全市革命人民书》。
  1月23日20时,“广东省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又宣布对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电视台夺权,并在《广州日报》发布“通令”。
  1月24日,“广州市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向广州市委夺权,并于1月31日在《广州日报》刊登《夺权通告》和《给毛煮食的致敬电》。1月25日,又一派性群众组织“广东省政法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并宣称“接管”市公安局的一切权力,并因此在市公安局内与已于22日宣布对公安局夺权的另一组织“广东省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发生冲突,有数十人被打伤、挤伤。
  1月28日,“广东省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驻广州市公安局接管监督小组”发表《告全市革命人民书》,谴责1月25日的再夺权。
  196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布《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此后,驻穗部队全面介入地方闻花大革命,执行“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广州军区为此除从驻穗机关、部队中抽调6000多名干部外,又陆续调2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进入广州。
  1月26日,广州警备司令部派出军代表接管市公安局。2月28日,广州警备司令部发布布告,对广州日报社实行军管。
  面对军队实际接管广东省和广州市权力的局面,进行夺权而又立即失去权力的“省革联”派,与军队的矛盾日益加剧,并迅速打出了反对广州军区和黄永胜的旗帜。
  1967年2月8日,“省革联”冲击广州军区,要炮打黄永胜。受到军区的镇压。
  3月以后,军区严厉取缔了与“省革联”关系最深的几个组织,如八一战斗兵团、珠影东方红、老红军总部等,通缉几名学生头头。
  “省革联”组织,后来大部分成了广州“红旗派”的组织。
  1967年3月2日,广州警备区主持召开广州市三级干部会议。决定由广州警备区负责人为主,吸收市委、市人委部分负责人和一些群众组织的负责人,组成“广州市生产临时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的工农业生产。
  3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广州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市军管会在广东省军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全市实行统一领导。
  他们从4、5月份,开始高喊着揪广谭的口号,要求为八一战斗兵团等翻案。所谓广谭,具体是指黄永胜和陈德,但泛指整个军管会和广州军区、广东省军区。揪广谭的主力是“红旗派”组织,第一个实际行动是封闭省军管会的专政小组。
  随着广州地区两派争斗和武斗事件的愈演愈烈,以及军队插手两派纷争的程度愈来愈深,造反派对军队“支一派打一派”表示出越来越大的意见,并发展成为反军立场。
  1967年6月6日,广州地区造反派发出《炮轰黄永胜紧急战斗动员令》。8月1日,《红色暴动》等小报上发表了《论夺军权》等文章。
  武汉“七"二0”事件后,广东的“红旗派”立即掀起了反军狂潮。
  8月上旬至9月9日,《红色暴动》等小报上发表了《批陶必揪广谭》等文章。
  7月下旬~8月上旬,“红旗派”反复强调:“毛煮食教导我们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革命造反派决不能忘记的伟大真理”。随着广州地区武斗事件接连不断,“红旗派”决定建立起准军事化的专业武斗机构和大军。8月11日,广州地区“红警司”成立。
  广州的“红旗派”头头们密室里策划说:“搞武器扩大实力很重要,办法只有去仓库抢劫。这些事情只有小将去才行,出了乱子也好说话”。就在“红警司”成立前后,造反派已开始进行抢武器等行动。
  7月19日,广州发生第一次抢武器事件;造反派一些人抢劫广州铁路局武装部和驻军枪支,接着抢劫广州兵库、各武装部、派出所、公安局、公安分局、部队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8月5日深夜,派性组织煽动1000多人,冲进已实行军管的市公安局,将两名值勤解放军战士击昏后,捆绑哨兵,打昏查哨的连长,以武力强行冲击广州公安局武器库,砸开武器仓库大门。至8月6日,抢走各类枪支1850枝,子弹数万发。这是广州的派性组织在“闻花大革命”中的第一次有组织的抢枪。
  这一严重事件引起中央的重视,曾派出调查团来处理。此后,类似事件不断发生。
  8月7日,一派群众组织又抢走远洋公司黄埔仓库的枪支弹药。
  8月8日晚,一派群众组织近百人乘车到郊区新市附近的金鸡岭枪械库抢枪,并用于第二天在中南林学院的武斗。白云机场附近的农民后来也携枪炮参与中南林学院的武斗,造成流血事件。一派性组织的汽车还撞坏了白云机场飞机跑道灯5个。致使8月10日的飞机航运计划被打乱。
  8月9日,派性群众组织开着架有机枪的卡车冲进市军管会大院,对办公室和警卫连大楼进行打、砸、抢、搜,劫去一批枪支弹药。
  8月10日~12日,派性组织8次冲击广州警备区机关,抢去一批枪支弹药和其他装备。
  8月10日晚,造反派又依恃人多,到长堤抢了广州市人民银行保卫金库的一个连解放军的武器。8月12日,他们又开两部卡车到市内海军后勤部抢枪,抢了该部的军用卡车和两卡车武器。
  8月20日,他们策划从5个方面下手抢石井海军仓库武器:1、抢占附宾铁路和车站;2、抢占水厂、电厂;3、抢占白云山及其周围基地;4、打下广东省总大会,建立珠江北岸的防线;5、赶走各单位军管军训人员。安占钦广州制高点、城市交通要道。他们制订计划后,就强占了广州几乎所有的制高点广州人民银行、海关大楼、邮电局、广播电台。造反派在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设广播电台,强占太古仓库等粮食货物仓库,还火烧了一些仓库。造反派占领广州制高点后,把子弹射向群众,把手榴弹投向群众,把炮弹、化学弹轰向群众。
  随着广州两派群众组织间的武斗不断升级,社会秩序日益混乱,各级军事机关屡遭冲击,连军管会也工作困难。
  8月中旬,周恩来指示广州两派群众组织各派56名代表赴京,由他亲自主持进行协商谈判。
  两派代表在京期间,周恩来由省军管会主任黄永胜等陪同,先后召开有两派全体代表参加的大会5次和一二十人规模的小会数次。
  在8月22日凌晨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着重提出停止武斗的四项紧急措施:(1)各派组织立即停止夺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枪支、弹药、物资、装备、粮秣和车辆。(2)各派组织所持有的武器、弹药和车辆立即封存,准备交还解放军。(3)停止一切武斗,禁止打、砸、抢、抄、抓。(4)立即释放一切被扣人员。各派谈判代表表示完全同意和坚决执行。
  但是,两派代表在北京谈判的承诺很难落实。就在这次会议的第二天,广州   “红旗派”组织的上千人冲入广州军区大院,占领了指挥大楼,企图绑架军区政治委员刘兴元和副司令员温玉成未果,即把出面接见他们的军区第四政治委员孔石泉劫持而去,次日才被部队设法救出。
  至11月2日,广州两派群众组织赴京代表经过周恩来耐心说服教育,终于签署了《关于“拥军爱民”、“制止武斗”、“抓革命、促生产”、“开展革命大批判,实现革命大联合”的协议书》。此后,两派组织的抢夺军队军用物资事件得到一些遏制。
  但在1968年5月~7月,两派的武斗流血事件重新出现,局势再度恶化,两派群众组织持枪武斗有重新抬头之势。
  1968年7月8日~10日,省、市革委会于7月8日~10日联合召开第八次常委扩大会议。会后,在驻军和省、市革委会的领导下,由解放军官兵、基层干部、群众组成毛贼东思想宣传队,用大小字报、标语、广播、宣传车等各种形式,深入大街小巷、工厂、机关进行宣传,并采取切实措施维持社会秩序和交通秩序。工人纠察队则出动拔除派性活动据点和武斗制高点,收缴各派群众组织的武器。
  仅10多天时间,全市社会秩序和交通秩序即基本恢复正常。26条线路的公共汽车,除个别线路外,基本恢复正常行驶。全市共拔除武斗制高点和派性活动据点90多个,收缴了一批武器装备。两派的武斗流血事件得到制止。
  但是,当时虽然号称“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军队控制局面的情况下,军方和“东风派”联合对“红旗派”组织和人员实行了高压政策进行各种打击,并在此后的运动中,对“红旗派” 人员采取了多种残酷镇压手段。
  尽管在林彪事件后,“红旗派” 人员以揭批林彪死党黄永胜为名,“愤怒控诉林彪反革命路线对我革命造反派的血腥镇压和残废”,但广东两派人员的政治地位和处境,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此后,广州警备区统一协调和组织驻穗陆、海、空军部队维护城市治安。据不完全统计,1967、1968年共收缴各种枪炮1.7万多件,子(炮)弹20多万发,手榴弹2474枚,还有大量冷兵器。此外,还收缴被抢各种机动车343辆。

  (资料来源:广州地区“揭批查”材料;广东两派小报;《广东省志》;《广州市志》;《广州党史》;一听:《文革杂记:炮轰广州军区》)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6 22:45

回复 xianzhai 的帖子

xianzhai  哈,梦MM如此难轻貌美,有什么“磨难”?

确实,现在回头看看,神马都是浮云。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7 08:04

经历 发表于 2012-6-6 08:41
文革期间发生过造反派组织冲击部队和公检法机关抢夺枪支武器事件。据说,冲击监狱时有些犯人趁机逃 ...


       照这么看来,学长打小就不是个乖孩子。
       学长描述得引人入胜、栩栩如生。这些文革的故事被学长活灵活现地再现眼前,虽然让人觉得很恐怖、很吓人、很荒唐。
      学长为什么不把你的记忆集结成书呢?也好让我们了解一下文革的真实一面。(那些什么文献的我不信,我信学长亲眼所见的东西)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7 09:01

如梦令 发表于 2012-6-7 08:04
照这么看来,学长打小就不是个乖孩子。
       学长描述得引人入胜、栩栩如生。这些文革 ...

我的回忆:
东风浩荡,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到处传来红卫兵夺权胜利的消息。俺也不甘寂寞,回到总部抄家伙,和革命战友去到一个反革命家里抄家,哇,钞票一捆捆,金条一箱箱,俺真激动,掂量着,俺这辈子就不用愁了,我要想想把这些财富埋在什么地方好呢?
唔,唔。。。。。。
铃,铃,铃,闹钟响了。原来是在发梦,去TMD闹钟!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2-6-7 10:55

      第一次看到抄家是二、三年级的时候在东皋大道一横路,一帮穿军装带红袖章的红卫兵抄住在街中段的一户人的家,红卫兵们的态度一点也不凶,就像例行公事的人一样。那户人家在当时可能算是封、资、修吧,不是那种地富反坏右,抄出来的东西主要是书籍、唱片等东西,红卫兵就在那人的家门口点了一堆火,烧了大半天。我们那时候还不懂事,看到点火烧东西挺高兴的,一直围着火堆看,不时还帮帮忙,让那些红卫兵大哥哥大姐姐们夸了好几回。
      后来,自己家也被炒了一回,也是抄得挺斯文的。那时候我们都已经被共产了,家徒四壁,几口破木箱就装着我们的全部家当,有一两箱还是政治书籍,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搜。来抄家的人把几口箱子打开看了看,找不到变天账,也没有反动日记,喝了杯茶就走了。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7 16:59

经历 发表于 2012-6-7 09:01
我的回忆:
东风浩荡,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到处传来红卫兵夺权胜利的消息。俺也不甘寂寞,回到总部抄家伙 ...


这算不算是蜻蜓MM笔下的春梦缠绕?
作者: xianzhai    时间: 2012-6-10 14:43

本帖最后由 xianzhai 于 2012-6-10 14:44 编辑

一看经历兄弟的描述就是做梦或者是猜想,因为那时没听说抄家能抄出钞票一捆捆,倒是珠宝听到的比较多。 站长说的是比较可信。我家更可笑,爸妈怕有人来抄家,连一些宝贵的外国乐谱、英文书籍全给烧了。我爸有一把小提琴,不舍得砸,幸存了。别的也没有值钱的东西。那会儿,大家都傻了!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10 18:44

回复 xianzhai 的帖子

俺亲耳听到一个红卫兵大哥回忆文革抄家的事。他说他们抄作家欧阳山的家时,真的是钞票一捆捆的,都是稿费。他说当时单纯,不懂得拿去花,全部上缴了。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6-10 23:41

那时候抄家是革命行动,无论看见什么财物,红卫兵都不会据为私有的。如果谁拿了,就当反革命论处的。学生很单纯,除非是社会上的人可能贪心偷窃。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00:25

xianzhai 发表于 2012-6-10 14:43
一看经历兄弟的描述就是做梦或者是猜想,因为那时没听说抄家能抄出钞票一捆捆,倒是珠宝听到的比较多 ...

我真以为佐罗说的是真的啊,正看得入神,谁知道他是在懵人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00:27

xianzhai 发表于 2012-6-3 20:18
那时的那个乱呀,到处打死人,街上常看到一些疯子手舞足蹈地唱歌什么的。每当和我妈妈在路上看到这类人时, ...

越看越恐怖啊,庆幸比你们小几岁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11 01:37

如梦令 发表于 2012-6-11 00:27
越看越恐怖啊,庆幸比你们小几岁

梦姐姐,你应该遗憾没有赶上那个大时代,因为有本书仔话呢:“有价值的人生好比一场冒险旅程,它等待着你的是拼搏,在一次次的冒险中丰富行程中的内容,使你的人生多d色彩,给你留下d有意义的回忆”。不然,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天天重复着上班,落班,煮饭,食完就去卡拉OK唱只歌,冇事就早d训觉。可能闷d播。
俺唔识咖,只是抄书,不要闹我啊。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08:08

经历 发表于 2012-6-11 01:37
梦姐姐,你应该遗憾没有赶上那个大时代,因为有本书仔话呢:“有价值的人生好比一场冒险旅程,它等待着你 ...

呵呵,佐罗喜欢冒险。不过我一向反对冒险,亦反对一切冒险行径,身边如果有朋友去冒险无一例外都会俾我闹到狗血淋头。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6-11 09:27

如梦令 发表于 2012-6-11 08:08
呵呵,佐罗喜欢冒险。不过我一向反对冒险,亦反对一切冒险行径,身边如果有朋友去冒险无一例外都会俾我闹 ...

赞成。
活在哪个年代是不由自己选择的,但是希望活在宽松安宁的年代啊!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2-6-11 16:07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说得对,那些书本里讲的是空话大话,谁会有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冒险呢?自讨苦吃。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6-11 19:19

如梦令 发表于 2012-6-11 00:27
越看越恐怖啊,庆幸比你们小几岁

       當年雖然年紀細,還是有點記憶。你應該慶幸當年仲飲緊奶奶,或者仲系羊水里浮沉緊。那些見聞和經歷,我寧願沒有了!
作者: pll    时间: 2012-6-11 20:57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真的很恐怖啊!
作者: pll    时间: 2012-6-11 21:01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是的,路可以自己选择来走,但活在什么年代就不是自己可选择了,宁可做只和平狗,也不做个战争人。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22:14

pll 发表于 2012-6-11 21:01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是的,路可以自己选择来走,但活在什么年代就不是自己可选择了,宁可做只和平狗,也不做 ...


宁可做只和平狗,也不做个战争人。


呢句话阿妈以前成日讲,所以我唔赞成打仗,杯葛好战分子。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22:35

回复 xianzhai 的帖子

xianzhai  真的是幸亏没赶上。瞧,大饥荒(虽然也没饿着)、土插队、高考、洋插队、、、等等,我们这一切都遇上啦!真的是很有经历呀!


      很为你们痛心!
      当时我还年纪小,感觉完全不一样。小学时,整天见妈妈忧心忡忡地说,将来我女儿要去分校可怎么办啊。但其实我私底下在悄悄地向往着分校、农村这些让人很是莫名雀跃的名词。在家里,爸爸不让看书看到三更半夜;妈妈不让出远门,我只能看着别的同学去佛山玩,妈妈还不让去游泳,怕我被淹死,所以老师让带回家的条子上永远写着“不同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游泳活动”;哥哥不让我剪头发,说女孩子要留长发才像样,哥哥还不让我去男老师家玩,偶然一次去还左审问右审问,我坦白交代说是好几个女生一起去的也不行,他还亲自找同学证实了才让去过一次。所有这些都让我十分向往广阔天地,不是因为大有作为,而是因为我觉得那是自由世界。所以那时候就象《童年》里唱的那样:盼望着假期、盼望着长大,暗地里期盼着上了初中我就可以去分校、读完高中我就可以去农村......想象着风一样无拘无束的日子......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22:57

经历 发表于 2012-6-11 16:07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说得对,那些书本里讲的是空话大话,谁会有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冒险呢?自讨苦吃。


在一次次的冒险中丰富行程中的内容,使你的人生多d色彩,给你留下d有意义的回忆”。不然,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天天重复着上班,落班,煮饭,食完就去卡拉OK唱只歌,冇事就早d训觉。可能闷d播。


      我认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应该由非凡人物去完成。而我只是个普通人,就该有颗平常心,芸芸众生里我连一颗沙子都够不着,顶多算是一星半点的尘埃,大千世界里别说红花绿叶了,能做片小小的青苔已然不错。找准位置有助于端正心态,“宁静致远”是我的座右铭,我不需要五彩斑斓,更不稀罕波澜壮阔,“平淡是真、平凡是福”对我而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言。“上班,落班,煮饭,食完就去卡拉OK唱只歌,冇事就早d训觉”我并不觉得闷,因为我从来没觉得闷过。我宁愿我的人生简单到不足以为人所道。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23:02

橡草 发表于 2012-6-11 19:19
當年雖然年紀細,還是有點記憶。你應該慶幸當年仲飲緊奶奶,或者仲系羊水里浮沉緊。那些見聞和經歷 ...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6-11 23:02

经历 发表于 2012-6-11 16:07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说得对,那些书本里讲的是空话大话,谁会有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冒险呢?自讨苦吃。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