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西关旧事录]之五 水浸街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5-4 16:57     标题: [西关旧事录]之五 水浸街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2-5-4 16:57 编辑

    在五十年代,每逢夏天的台风登陆,狂风暴雨之后,西关的许多街巷就水浸街了。落雨大,水浸街的歌谣唱了大半个世纪,我是亲身体验过的。


    我童年住的龙津西路逢源某约,街巷比马路低几级石阶,大雨后的雨水混合着坑渠水,浑浊地从下水道涌冒出来,整条街就象小河流,水有三、四十公分深。要出马路的人,就各显神通了。


    出街买菜或者闲逛的人,就挽起裤脚,手提木屐趟水而过,穿戴整齐的学生、公司职员就用几张小木凳驳脚,一步一凳地跳跃式前进,直到街口。经常是街坊们互相帮助,拿出家里的凳子公用。我和妈妈一起去学校的,我们就这样轮流跳跃着经过各家各户的门前,然后是外婆趟水再把凳子拿回头,给其他人使用。


    我读书的小学所在的十二浦西街,水浸的范围更广。有的同学邀请我去他家玩水。我和几个同学去到他住在储运公司的宿舍,只见污水荡漾,水波粼粼。那宿舍其实是个大仓库间隔开一格格分给职工住的,在那公共的大走廊中间,漂浮着各家各户的木屐、皮球,许多小孩子在撸起裤脚趟来趟去的,还用手捧水互泼作乐,嘻哈大笑,快乐无比。我看见那脏水有点不习惯的,趟了几回就离开了,身后还传来那些孩子们开心的欢笑声。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


    后来政府治理水利,把低洼的街巷填高了,把下水道疏通引流,还修筑了荔湾人工湖蓄水,西关的水浸街现象就消失了。但是最近几年,我又从新闻中知悉西关又重现水浸街事故了,电视里看见那被浸的人家那无奈的神情,被损失的财物,深感同情,只希望政府快快采取有效措施,解民于困吧。




2012.4.12.


作者: fei    时间: 2012-5-4 18:03

有同学家都有浸的,但那是小浸,那年头觉得水浸好玩,我家就完全没有水浸。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2-5-5 00:11

      我小时候家里常“水浸”,常常夜里睡眼惺忪地被妈妈抱到阁楼上,直至长大后我们搬家住到8楼上,我才再不用担心下大雨。不过小时候白天倒是很渴望下大雨的,因为一下大雨我们就不用去上学了,呆在家里从窗户把折好的纸船放进水里,用晾衣叉做船桨,但总是没划几下就沉了,于是反复地折、又反复地沉,直至雨住了,我们就放风了。童年就这么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溜走了。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2-5-5 00:58

本帖最后由 鄧允根 于 2012-5-4 16:14 编辑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妹落地著花鞋......
  我唸初中時,發洪水期間,西關很多街巷都水浸街,連一中的課室﹝面對大樓,
右手邊一排排的平房教室﹞也不能幸免,我們就在那兒度過了“好玩”的日子。多希
望穿越時光隧道,回去玩水,但想到人民的財產損失,這念頭也不該多有,矛盾啊!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2-5-5 00:59

嘉嘉 发表于 2012-5-4 16:57
在五十年代,每逢夏天的台风登陆,狂风暴雨之后,西关的许多街巷就水浸街了。“落雨大,水浸街”的歌谣 ...

儿时住三楼,每逢附近水浸都去玩水,也不知危险...
作者: 黑衣    时间: 2012-5-17 16:15

那时水浸,进来的全是河水,清清黄黄的,拿个木盆做船,又玩一餐。
作者: 钟汉邦    时间: 2012-5-18 11:37

那时我家挖了一个防空洞,跟着河水涨退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2-5-18 11:41

钟汉邦 发表于 2012-5-18 11:37
那时我家挖了一个防空洞,跟着河水涨退

水浸防空洞?大件事啊!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2-5-28 21:18

      七十年代,也有水浸街,整条六二三路浸到看不到沙基涌岸边,沙面也浸到上膝盖,最开心就玩龙舟水啦!!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gzyzxyh.fa.chinadds.net/) Powered by Discuz! X1.5